<p class="ql-block">當年裝備63A型接力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根據侯啟盛、李降明、張仁意等老戰友記憶整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969年3月6曰,在云南省建水縣城關填新寨村組建了總字122部隊直屬通信營接力連,按照當年部隊序列是四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由架線連(三連)排長、大學生兵鄭俊興負責組建工作。無線連(二連、住在老鸛塘)派岀3名同志:張仁意、張天武、王文重;架線連(三連、住在城關鎮)派岀13名同志:鄭俊興、羅士金(司務長)、孔慶明、段運忠、譚慶祥、王金標、柏宏祥、劉振海、崔吉芳、劉老兵、宋立志、丁青和(衛生員)、閆國勝(給養員);通信營營部牛定敏同志,共計17人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4月16日,干部李平榮把1969年入伍的河南省南陽市和沁陽縣、搏愛縣的新兵帶到接力連后,代理副指導員工作一個多月后,又調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6月,警衛連指導員朱立華調到接力連任指導員。同時,也陸續調入一些干部戰士。朱立華到職后不久,成立了接力連黨支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經過民主選舉和通信營黨委的批復同意,接力連黨支部由三人組成:朱立華指導員任黨支部書記,趙全力技師任組織委員(后提為副連長)、鄭俊興任宣傳和青年委員(負責團支部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接力連黨支部成立后,依據4月份剛召開的中共第九次黨代會通過的新《黨章》對黨員的條件,陸續分批開展了發展新黨員工作。第一批發展新黨員張仁意,第二批發展新黨員張天武、孔慶明。</b></p> <p class="ql-block">接力通信訓練</p> <p class="ql-block">訓練中的休息瞬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969年11月底李降明、朱林園、候啟盛先后從福州軍區調到接力連。連隊干部兩人連長侯啟盛,指導員朱立華。全連編制四個接力站,每站都有一個干部負責。一站站長李降明、二站技師(干部)趙全立、三站技師(干部) 黃??直、 四站技師(干部)朱林園。羅華金司務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此后,干部又做了一些調整。羅士金司務長因工作需要調到其他連隊工作,崔慶明由無線連調入接力連任司務長,后因戰備值班工作需要又調回無線連做報務員工作。孔慶明提為司務長。鄭俊興因工作需要調到機關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至此,接力連干部已配備齊整,接力連就全力開展了正規的通信專業接力機訓練。全連唯一一套攜帶式63A型接力機是李降明帶人去縣城通信倉庫領出來運回新寨駐地,并組織開箱驗收,后來以李降明為主組織開展了專業學習訓練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接力連黨支部還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和連隊工作需要,開展了直接從戰士中選拔提干工作,經過司令部直屬黨委審核批準后予以公布生效。1970年3月提升了張仁意、王金標、孔慶明等一批新干部,解決了基層干部缺編困難問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地區發生了7.8級強烈大地震,在二炮部隊初創的艱辛時期、建設任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下,通信營黨委根據上級指示立即派出了以侯啟盛連長率領的以接力連官兵為主體,有營部王良伯醫生和二名修理工組成的抗震救災搶險突擊隊,奉命緊急奔赴曲江災區第一線,為搶救受災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做出了積極、有效的突出貢獻!是接力連組建初期最值得歌頌的功績!</b></p> <p class="ql-block">侯啟盛1958年入伍,1963年3月入黨,1939年1月出生,曾任接力連第一任連長,2021年獲得首批“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李降明1964年入伍,1966年5月入黨,曾任接力連站長、連長,2021年獲得首批“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張仁意1968年入伍,1969年8月入黨,曾任接力連站長,2021年獲得首批“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0年5月,李降明升任接力連副連長。當年底,張發年調任接力連任副指導員,趙全立升任副連長了。此后,連隊干部配備是:連長侯啟盛,指導員朱立華,副連長李降明、趙全立,副指導員張發年。除了上述文章中提及的人員外,初創時期還有:文書王朝松(1968年),給養員鄔成金;干部王敬虎(1968年)。1968老兵:王文忠、譚清祥、段云忠、龐福元、任清雙、催吉芳、宋立志、牛定敏、丁清和;1969年老兵:郭鳳剛、周天金、王長壽、牛振有、李再忠、楊振才、楊國文、閆立文、郝金茂、朱喜頂、何愛澤、李鮮如、李志山、張德玉、張次云、蘇保安、范克頓、王建國、劉志強等官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他們都是創建接力連的功臣!在二炮軍史上應該都有他們的英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連隊是軍隊的細胞,若干個連隊就組成了一支部隊。連隊是戰斗力的基礎,是創造和傳承優良作風的載體,是培養鐵血硬漢的熔爐,是學習進步的大課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經歷過軍旅生涯的戰友最難忘的時光大都在連隊!老連長、老排長、老班長、老兵都令人終生難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一支通信連隊的艱辛組建也許在軍史上不怎么起眼,但正因為有無數個這樣的連隊,也有無數個默默付出和奉獻的軍人,堅定執行命令,堅持埋頭苦干,才會鑄成今日火箭軍這樣氣勢磅礴令人仰視的偉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向軍中創業者致敬!</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即墨市|
江北区|
陈巴尔虎旗|
合水县|
金华市|
红安县|
鄢陵县|
英山县|
靖江市|
潼关县|
日照市|
布尔津县|
宁晋县|
盐山县|
鱼台县|
达州市|
郯城县|
静海县|
娱乐|
常熟市|
宣恩县|
水城县|
偃师市|
枣阳市|
渝北区|
霞浦县|
金山区|
彰化县|
金寨县|
沧州市|
莲花县|
罗田县|
泾源县|
剑川县|
淮安市|
庄浪县|
民权县|
新河县|
沂源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