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聞名世界的趙州橋)</h5><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在我生活過的那個縣,有一位叫馬振國的縣委書記頗受大家歡迎,他的一言一行給當地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年還是少年的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我至今記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那是個深秋的下午,在村十三生產隊蹲點的馬書記和大家一起扛著農具出工。路上,偶然遇到拉了一車膠泥的我。當他看到車子行進在上坡路段時很吃力,便主動趕過來俯身在車子后面幫我推了起來,直到車上了坡,走在平坦路面以后他才松手。累得大口喘氣的我回頭偷偷看著這位從未接近過的“大官兒”,既緊張又心存感激,竟然連一聲謝謝都不知道說了。只見他一邊拍拍沾了滿手的泥土,一邊爽朗地笑著對旁人夸獎道:“小家伙兒這么瘦還真能干?!彼赃叺娜艘搽S聲附和,其中有一位老者還高聲告訴已經走出一段路的我:“聽見了嗎?老馬夸你呢。”</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年拉土的排子車)</h5><p class="ql-block"> 在不了解情況的人眼里,一位縣級領導被普通農民稱為“老馬”,這似乎有點兒不合常理。但他身邊的人都明白,大家之所以能用這種口氣稱呼他,是因為他到村子里蹲點第一天就明確要求大家,不要叫他馬書記,叫老馬他最愿意聽。</p><p class="ql-block"> 其實老馬自始至終都不認識我這個普通的小不點兒,以后也沒為我做過其他事。但在我心中,他對人親切,說話和藹,沒有架子,形象十分高大。聽大家說,蹲點兒其間,只要有空兒,他就會騎一輛舊自行車圍著村子的田地轉一圈兒,看看哪塊地莊稼長勢好或者出了什么問題,然后及時告訴那個小隊的隊長趕快打理。</p><p class="ql-block"> 他非常喜歡和社員們一起下田勞動,還專門挑苦活兒重活兒干,從穿衣打扮誰都看不出他和大家有什么不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一個盛夏午后,縣委辦公室有份文件需要分管書記簽閱,于是就派一位干部跑到村子里找老馬,可大隊部的人誰都說沒看見他,有人出主意讓他去蹲點兒的生產隊看看。果不其然,那位干部趕到時,看到老馬正光著膀子和幾位壯勞力起糞坑呢??粗苫顑耗莻€投入和利索勁兒,那位拿到簽字的干部也不好意思扭頭就走了,于是也抄起糞叉,加入了勞動的行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馬是個遵規守矩,堅持原則,組織觀念很強的人。有一次,</span>鄰居生產隊需要向十三隊借一套農具,當時他們生產隊長正好不在,來人看到正在人群里干活兒的老馬,便請他批準一下,可往日大方的老馬這次卻很不給面子,他認真地對來人說:“對不起,在生產隊里我只是一名普通社員,沒權利把隊里的東西借出去。請你還是找我們隊長吧。”那位借農具的人雖然碰了一鼻子灰,可每當提起這件事,總是對老馬不越俎代庖贊不絕口。</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經常聽到大伙兒這樣說:“咱們的老馬真是身大力不虧,不僅是個好領導,更是大田里的一把好手,有這樣的好書記帶頭,誰還好意思不拼命干活兒??!”毋庸置疑,大家從心里對他充滿了敬重和感激。</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馬蹲過點兒的村莊東口)</h5>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回家鄉時和鄉親們閑聊說起他,還能聽到人們夸他不僅是個盡職盡責的好官,更是個難得的好人。在老馬蹲點兒的那一年,村子里無論老年人還是家庭婦女,也不管是治家大事還是針頭線腦,大家有事都愿意向老馬訴說,還要聽聽他的意見,對于他說出了看法,人們就像是拿到了圣旨,不管是誰,只要當著全家人說出“老馬說了。”大家就都不再說什么了。那真是把老馬當成了自家沒戶口的大家長。有事找老馬,已經成為大家的習慣。</p><p class="ql-block"> 關于老馬的事跡,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當年曾進行過專題報道。每當聽到這些,他都對大家說:“喇叭里說得那么熱鬧,那是為了鼓勵大家都好好做事,我比別人差遠了?!?lt;/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h5> <p class="ql-block"> 1977年1月,老馬作為代表到北京參加了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回來后召開全縣大會傳達會議精神時,他沒有像其他領導那樣照本宣科,而是在寒風中手握話筒站在舞臺上對著大家講話。那時候農家人大都對領導傳達文件不太感興趣,因為感到那種講話是坐在那里念書,書里的大道理離自己的生活很遠,聽不聽關系不大。唯獨每次老馬講話時,大家都豎起耳朵認真聽,因為他語調平和,從來不講大道理,也不高聲喊口號,口吻像是和大家聊天,有時候他還會提到發生在哪村哪家的故事和大家共享。記得那次傳達會議精神他講了很多,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每次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大會回來,大家都說手痛,因為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每個人都在拼命鼓掌。”</p><p class="ql-block"> 那年8月,他擔任了縣委書記。作為縣里的一把手,責任更重、工作更忙了,但熟悉他的普通鄉親,總是習慣到縣城去的時候盡量爭取和他見一面。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熱情接待,并和來人拉拉家常,了解鄉親們的生活狀態。從縣志里得知,他1983年11月才離開崗位。我不知道后來他還到哪里工作過,更不知道適逢改革開放大潮,他為全縣的發展做過多大貢獻,但我記住了他親民的形象和勤政的作風。多快啊,隨著時間飛逝,如今的他應該已經是位年逾九旬的老人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縣志中馬振國任職的記載)</h5> <p class="ql-block"> 多年來,全國人民記住了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但大都是可望不可及。河北趙縣的百姓很幸運,因為大家身邊有個像焦裕祿一樣的好書記馬振國,這里的百姓把他當作自家人一樣去愛戴,那些年,他在多少個普通農家小院里留下過忙碌的身影和縷縷溫情,已經無從計數了。他蹲點時曾經吃過派飯家庭里那對吵架的婆媳,卻幾輩人一直念著老馬的好,她們逢人便說:“要不是那時候老馬坐在俺對面,邊啃窩頭邊苦口婆心地勸解和幫助,哪有全家最終重歸于好的和睦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工作歷程中,貌似八竿子打不著的老馬一直是我做人做事的好榜樣,尤其到機關工作后,每當下基層的時候,面對那些滿身泥水淳樸的勞動者,我總是很自然地想起身材魁梧的他,并自覺學著他的樣子去為人處世,于是工作就有了主意和動力。</p><p class="ql-block"> 是啊,永遠把自己看作普通一兵,時刻心系千家萬戶,并為大家辦實事的人,老百姓怎能不一直記得并感恩他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2年6月7日 北京)</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阳山县|
岐山县|
蓬溪县|
游戏|
张掖市|
旺苍县|
师宗县|
安塞县|
闻喜县|
西青区|
武安市|
明星|
泽库县|
元谋县|
玉林市|
兴安县|
汶川县|
儋州市|
罗山县|
宁波市|
西乌珠穆沁旗|
武城县|
富阳市|
合阳县|
毕节市|
老河口市|
祁门县|
霍林郭勒市|
射阳县|
古交市|
吴忠市|
安化县|
祁门县|
芒康县|
衡南县|
昌吉市|
衡阳县|
贵德县|
青冈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