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革命戰爭考驗了我,—父親張守倫征程小記(解放戰爭篇)

張曉穗

<p class="ql-block">“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今年,202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走過了94周年的光輝歷程,也是我父親張守倫從軍83周年的紀念日子。父親當了一輩子的兵,他們是真正的身經百戰、九死一生、傷痕累累的戰士。為人民打江山,又為人民守江山?,F將他解放戰爭期間的經歷寫下來,以示紀念!</p><p class="ql-block">“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是父輩那一代人的一種精神,讓這種精神之源, 代代相傳是我們的責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8年11月,解放沈陽后,我父親張守倫調到38軍112師336團任政治處主任。剛滿27歲,在沈陽鐵西區部隊駐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30年后。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父親張守倫平反,調到廣東省軍區政治部任主任。這一年他已滿57歲,在廣東省軍區家中。)</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2019年5月,東北解放戰爭勝利71年后,我父親張守倫98歲,在廣州沙河干休所的留影。半年后,他離開了我們。)</span></p> <p class="ql-block">我父親張守倫1921年出生在河南范縣(原山東范縣,解放后劃歸河南)一個農民家庭。</p><p class="ql-block">他家鄉那個地方離水泊梁山很近,他的性格:倔犟好勝、寧折不彎。</p><p class="ql-block">1938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山東魯西、魯中、濱海地區堅持抗戰。從一個地道的農村青年經過八年抗日戰爭的洗禮和黨的培養,逐步成長為人民子弟兵的優秀政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勝利后,又隨山東主力部隊進軍東北,投入新的、偉大的、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我父親所在的老六團,正式改編為“山東解放軍”第一師一團,梁興初被任命為一師師長、梁必業為政治委員。一團團長是曹燦章、政委唐青山。唐青山是由團長改任政委的,他們都是老紅軍,尤其唐青山曾三過草地、四過雪山。我父親張守倫繼續擔任一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老團長賀東生調到二師當參謀長、老政委吳岱調一師當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這時的一團政治處沒有主任,副主任李欣吾主持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連克膠縣城、諸城后,1945年9月底,一師包圍了駐泊兒鎮的濱海警備軍李永平部,正準備對該敵發起總攻時,突然接到“撤出戰斗,部隊立即進至諸城東北之鋪上地區集結,準備挺進東北”的命令。</p><p class="ql-block">偉大的戰略轉移時刻到了,這對每個指戰員都是一次重大考驗。一師黨委召開了營以上干部大會,由梁興初師長、梁必業政委親自動員,統一了認識,增強了信心。接著,各團各營各連又分別召開了干部會進行動員和部署。一師的指戰員多數是山東或蘇北人,這次遠離故土去東北打大仗,部隊思想經過動員相當穩定,大家情緒很高。</p><p class="ql-block">部隊很快換了裝,我父親和大家一樣穿上了又暖又舒適的大黃軍裝。當兵八年,父親第一次穿上整齊劃一的新軍裝,告別了多年的灰黑土布軍裝。</p><p class="ql-block">遠遠看去身著大黃軍裝的部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移交重武器。戰士們依依不舍的把重武器都留給當地部隊,輕裝出發。</p> <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5日一師從山東諸城出發,向東北挺進。</p><p class="ql-block">我父親跟隨部隊離開了他的家鄉和抗戰8年的熱土,投身于解放戰爭的滾滾洪流。</p><p class="ql-block">在這次“搶東北”的戰略行動中,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山東人民再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山東八路軍部隊是挺進東北的主力,后來統計:搶東北出關時的10萬指戰員,80%都是山東子弟兵。</p><p class="ql-block">山東子弟兵為搶占東北、建立東北根據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流血犧牲建立了卓越功勛。</p><p class="ql-block">在波瀾壯闊的東北戰場上誕生了我父親所在的主要由山東部隊為骨干組成的后來被彭德懷譽為“萬歲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涌現出了充滿傳奇色彩的諸如智擒座山雕的山東人楊子榮等英雄人物,我父親1948年底到這個楊子榮生前所在團336團任政治處主任。</p> <p class="ql-block">部隊一路向北前行,夜行軍為主,沿崎嶇山路,每天平均走7、80里路。連隊黨小組發揮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到位,關內解放區沿途供應給養有保障。很快到了河北的玉田縣,部隊在玉田停下來稍作休整。在這之前部隊又發了一次軍棉衣,同時給每個人的被子里又續了兩斤棉花更暖和了。</p><p class="ql-block">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對戰士們的考驗巨大,每天基本都是急行軍,走的都是山路小路。很多連隊都出現了雙槍隊、雙包隊,身體強壯的戰士幫體弱的戰士扛槍被背包,大家互相幫助,相親相愛、克服困難,士氣高昂。</p><p class="ql-block">我父親每天行軍都和團組織干事克漫夫、特派員張耀青下到各連隊摸情況,跟著連隊走,鼓舞士氣,到達駐地后再回團里大家匯總情況。團、營首長的戰馬都用來駝戰士們的負重,大家一起走路。老政委吳岱平腳板,也和大家一起走路。每天行軍各自聽到看到的都是好人好事,強行軍途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不斷涌現。例如四七年三下江南犧牲的團結模范李文才:他每到一地,不顧疲勞都要給戰友們燒洗腳水,把戰友挨個叫醒燙腳,幫戰友處理腳上的血泡;戰友叫不醒的,他還幫睡熟的戰友洗腳;直到全部處理完了,他才睡。行軍時他還幫體弱的戰友背槍背包。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官兵關系、戰友關系就是這樣。</p> <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底,部隊在玉田短暫休整正遇上由延安去東北的李富春、高崗等領導同志到達了這里。師首長被召去匯報部隊情況時,順便邀請這些領導同志給部隊干部講講話,他們欣然答應了,第二天師里召開營以上干部會議,高崗講話,鼓勵部隊說; “你們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又要挺進東北,到那里去建立根據地,這對解放全中國具有偉大的戰略意義。所以快到東北,就是勝利。"他們的講話對部隊挺進東北是很大的鼓舞。大家認識更加明確了,信心更足了。</p><p class="ql-block">我父親一個軍齡8年、黨齡7年、24歲副營職的年輕共產黨員,第一次面對面、親耳聆聽黨中央領導講話。明確了抓緊時間趕路,搶東北的重要戰略意義。</p> <p class="ql-block">出冷口進入東北。1945年11月初,部隊改名為:東北人民自治軍一師。由林彪直接指揮。</p><p class="ql-block">一師和其他兄弟部隊,讓開大路,沿崎嶇山路快速行軍,出了河北遷安縣的冷口,正式進入東北。</p><p class="ql-block">出關后,部隊打了一兩次小仗,國民黨部隊一擊即潰,戰斗很快結束,構不成任何威脅。</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下旬,部隊到達遼寧錦州北的義縣。這次轉移東北的戰略任務的第一步勝利完成。</p><p class="ql-block">在義縣,部隊進入休整,這時后勤撥發了新的槍支彈藥和各種手榴彈;又發了五花八門的皮帽、棉鞋襪子和皮毛手套。尤其是第一次戴這種又大又厚的獸皮帽子,又熱又重,一出太陽走路腦袋就出汗。一次梁必業政委看見我父親開玩笑說:小心讓老雕給叼了去。第一次住進有電燈、自來水的寬敞明亮的房子。我父親有生第一次用上電燈和自來水。大家十分高興。更高興的消息是:羅榮桓政委和肖華主任也到了東北。他們二人在山東部隊指戰員中威望極高。</p><p class="ql-block">一個多月前,一師從山東諸城出發,越津浦,走平津,跨長城,一路上高歌挺進,經歷48天,走了2500余里的行程,完成了被戰士譽為:“小長征”的戰略轉移任務,到達了遼西地區,從此拉開了偉大的東北解放戰爭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1945年底,部隊在義縣休整補充之后,又向北進發,到達阜新。這是個煤礦區,到處都是煤煙。群眾不像山東的群眾,沒有接觸過共產黨的部隊,觀望情緒濃厚。部隊進入駐地后,首先檢查群眾紀律,幫助群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團黨委要求:我父親和民運干事董福元一起重點抓部隊的群眾紀律,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到秋毫無犯。</p><p class="ql-block">阜新煤礦有礦工用的大澡堂子,經過允許后,我父親跟著團首長去洗了幾次熱水澡。這是我父親平生第一次洗這么痛快的熱水澡,知道了澡堂子可以泡澡。山東抗戰八年都是在山區輾轉,,夏天多在河溝子里洗洗涮涮;到了冬天經常十天半月不洗腳,部隊住下來了,最多是想辦法燒熱水泡泡腳,哪有條件洗熱水澡,更不要說泡澡了。</p><p class="ql-block">后勤又補發了過冬的衣服。父親領到一條絲綿做的沒小腿的棉褲和一件兩個袖子可以摘下來的小絲綿大衣。這是日本的軍官服,十分實用。比在山東強多了。</p> <p class="ql-block">一轉眼就到了1946年,進入東北地區幾個月了。部隊再次改名: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簡稱:東總)直接指揮1師。</p><p class="ql-block">部隊一直沒有仗打,依然是休整。指戰員求戰情緒很強烈:尤其是部隊換發了新武器、新裝備,到了新地方,換了新對手,他們想打仗、打勝仗。像關在籠子里的野獸。這種心情,我父親說:現在的人很難感受的到。</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的一個上午。團長曹燦章通知:營以上干部去開會。十五、六匹戰馬,隨團長曹燦章、政委唐青山直向15里以外的一個鎮子飛奔而去。</p><p class="ql-block">到達后,大家排成兩行隨師長梁興初、政委梁必業,按順序進入一間小學校。坐定后我父親一看來了150人左右,有黃軍裝、有灰軍裝,大概三個師的營以上干部都來了。</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宣布開會,請林總講話。大家才知道是林彪來了,會議重要!</p><p class="ql-block">一上臺大家鴉雀無聲。林總就講了東北形勢、敵我力量的對比和任務,之后重點講戰術。后來東北野戰軍廣泛應用的:一點兩面、三三制、集中優勢兵力等就是這次會議提出來的。我父親說:有幸親耳聆聽林總的這次講話實在沒想到。</p><p class="ql-block">不到一個小時,林總講話結束,很簡要沒有廢話。團長、政委留下繼續開會。我父親感覺要打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彪講話幾天后,果真機會來了,一場載入東北解放戰爭史的戰役在林彪的直接指揮下展開。</p><p class="ql-block">我父親所在的一師在梁興初師長和梁必業政委的帶領下和旅長彭明治、旅政委郭成柱帶領的七旅,在法庫縣秀水河子對國民黨的13軍89師265團一個營、266團全部發起攻擊,全殲國民黨一個加強團。此戰是林彪親自部署指揮,部隊出關到東北以來,第一次成建制消滅敵人一個加強團,斃傷敵人500余人,俘敵9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p><p class="ql-block">我父親所在的一團三個營長都是老紅軍,個個作戰勇敢、身經百戰、敢打硬仗、有膽有識、講究戰術。一營長杜培芳、二營長杜秀章更是厲害,是一團有名的兩只猛虎。連長蔡克德負傷。戰斗結束后,全團上下都說這場仗打的好,過癮!梁興初師長更開心,見了人就露出兩顆大牙,笑得合不攏嘴···</p><p class="ql-block">秀水河子戰役勝利后,東總政治部宣傳隊編了一首歌曲:《秀水河子殲滅戰》,馬上學唱。歌聲響遍連隊,響遍附近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秀水河子殲滅戰”雖然算不上一場宏大的戰役,但其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秀水河子戰斗是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的第一場殲滅戰,也是八路軍出關后的第一個重大勝利,被譽為“東北解放的第一個春天”。</p><p class="ql-block">這場戰役也是林彪提出的“一點兩面”和“三三制”的戰術的第一次戰場實踐。</p><p class="ql-block">這個勝利不能小看。它“不但初步打擊了敵人的猖狂氣焰,而且消除了我們一些人對美械裝備的恐懼心”,大大鼓舞了東北民主聯軍指戰員的士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秀水河子戰役后。師里派二團參謀長沈鴻林和我父親去辦俘虜教育營。一共700人,分了7個連隊,連、排、班干部從1、2、3團抽調。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和再教育后,充實到部隊。</p><p class="ql-block">不久,東總政治部決定讓教育營的全體人員坐火車到哈爾濱參觀學習 大家十分高興。我父親平生第一次坐火車,哈爾濱這樣的大城市我父親也是第一次見識。他和沈鴻林還有幾個參謀干事好好逛了一天。大家覺得:這世界還有這么漂亮的城市。將來一定會回到人民手中。</p> <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林彪親率一師從彰武進入撫順。這里又是東北的大煤礦,煤質很好。東北局和東總機關也暫時到了撫順。</p><p class="ql-block">一天,東北局書記彭真請一師營以上干部到撫順飯店做客。席間,彭真贊揚一師說:你們一師出關就在秀水河子打了國民黨精銳全美式裝備的13軍,消滅了一個多團,打了我軍進入東北的第一個勝仗,打出了士氣和威風。證明你們是一支敢打、能打硬仗勝仗的部隊,是一支具有紅軍光榮傳統的部隊。彭真又說了許多鼓舞和勉勵大家的話??梢姈|北局領導對一師的重視。</p><p class="ql-block">這是我父親第一次在城市的大飯店吃飯,而且請客的居然是東北局的書記。沒吃過的菜很多,我父親還第一次吃大米,白花花的大米飯不用菜也能吃2??大碗。對于一個吃慣高粱米的農村青年,大米對他們來說就是“玉盤珍饈”。</p> <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中旬,隨著國民黨大批精銳部隊不斷進入東北,局勢瞬間急轉直下,到了3月下旬,國民黨正規軍已進入東北6個軍,其中包括王牌主力新六軍、新一軍,另外加上地方保安部隊,國民黨在東北總兵力共31萬余人,已經占領了東北的所有大中城市,形勢對我極其不利。敵人來勢洶洶,為了掩護東北局等領導機關轉移,一師又擔負了保衛撫順,掩護東北局機關撤退的重擔。激戰一天,在撫順西北的肥牛屯、鐮刀灣擊潰國民黨52軍25師,殲敵2000余人,后主動撤出戰斗。</p><p class="ql-block">在肥牛屯戰斗中,一團二營六連三排排長孫文秀指揮他們排連續奪取五個山頭,戰斗到最后勝利,全排無一傷亡。</p><p class="ql-block">撫順市的東北局黨政軍機關最后撤出撫順市區。從此,東北黨的工作放棄占領城市,重點轉向農村。以武裝斗爭為中心,開始了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和土改、剿匪的斗爭。</p> <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初,一師奉命夜間對四平發起了一次攻擊,敵人發現后猛烈用機槍掃射。不知什么原因部隊很快撤出戰斗。但一營教導員,26歲的優秀政治工作者齊長發中彈犧牲,大家十分悲痛。他是我父親的好朋友、好戰友,無論行軍還是作戰或是休整,父親很愿意和他在一起交流。</p><p class="ql-block">幾天后,兄弟部隊攻占四平,四戰四平的第一戰告一段落。緊接著敵人迅速反攻,保衛四平也就是二戰四平開始,那是一場殘酷的戰役。敵我雙方傷亡都大。</p> <p class="ql-block">為了保衛四平。我父親所在的一師一團作為主力又參與發起了金山堡戰役。</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15日夜,部隊突襲準備進攻四平的國民黨71軍87師。當晚,以數倍于敵的兵力向金山堡敵軍發起進攻,林彪親臨一線指揮,而且指揮所就在一團附近。經過一夜的激烈戰斗,第二天早上,敵87師大部被殲滅,還打下一架來增援的飛機。打死打傷敵副師長以下官兵2400余人,俘虜2000余人,繳獲汽車30多輛及大批軍需物資,敵師長黃炎落荒而逃。我父親說:金山堡戰役比秀水河子殲敵還多,繳獲更豐富,但比秀水河子打的更艱苦。這是一師進入東北繼秀水河子戰役之后,打的規模更大的一場殲滅戰,它不僅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北犯的氣焰,而且為我軍后來四平保衛戰贏得了戰機。是我軍進入東北初期,在敵強我弱,敵進我退的情況下,在運動中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的第一個成功范例。</p> <p class="ql-block">從1946年2月到4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一師在林彪的直接指揮下,梁興初師長、梁必業政委率領一師先后和國民黨13軍、71軍幾次交手都取得了勝利。這兩個抗戰期間在中緬戰場上屢立戰功、美式裝備的勁旅卻屢敗在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手中,打破了美式裝備不可戰勝的神話。</p><p class="ql-block">我父親說:歸根結底還是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到位,。</p> <p class="ql-block">金山堡戰役后,敵人集中精銳部隊,對四平強攻,想一舉拿下四平,四平一度成為東北戰局的重心。國共雙方都要爭奪四平,蔣介石要求國民黨部隊:不拿下四平不得休戰;黨中央提出:要保衛四平!把四平變成東方的“馬德里”。毛主席為保衛四平就親自草擬了30多份電報。</p><p class="ql-block">保衛四平的戰斗異常慘烈。國民黨參戰部隊有:新編第1軍和第71軍主力、第52軍第195師、新編第6軍和第71軍第88師。國民黨軍進攻四平的兵力已增加到10個師。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為抗擊國民黨軍新的進攻,讓參加保衛四平作戰的兵力增加到14個師(旅)。雙方從四月中旬打到五月中旬,激戰一個月。每天飛機、大炮輪番轟炸,坦克掩護步兵不停沖擊。部隊堅守頑強。這場戰役是我父親參軍以來、也是進入東北以來,最慘烈的一次戰役。它時間長、規模大、人數多、敵方武器裝備強、雙方傷亡慘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父親所在的東北民主聯軍第1師第1、第2團主要是抗擊國民黨</span>71軍。有幾天第91師以整營、整團兵力進行集團式沖鋒達10余次,均遭第1師的頑強抗擊,停滯不前。我父親帶著攝影干事程青在幾個營之間來回奔波了解戰況,傳遞指示,鼓舞士氣,協助指揮,搶救傷員。指戰員們守的很頑強,因為大家知道總部就在附近,林總在看著我們一師。</p><p class="ql-block">戰士們一個月下來面對前所未有的、如此強烈的攻擊,沒有退卻和畏懼,唯獨就是許多吸煙指戰員們難受,沒有煙抽,只好找些紙卷樹葉來抽。攝影干事程青也是“煙民”,到處找煙屁股抽,后來實在沒有辦法了用筆記本的紙卷樹葉抽。</p><p class="ql-block">一天在去三營的路上,跟在我父親身后的攝影干事程青不幸中彈,我父親急忙找來擔架送到后面就已經不行了。我父親又痛失一位好戰友。我父親后來說:那個時候隨時都會犧牲,不定哪天我也倒下了。生死沒想那么多,想的就是怎么打勝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平保衛戰堅守一個月,雙方傷亡慘重。加上國民黨新一軍、新六軍又增援上來。部隊只好在1946年的5月中旬被動撤出戰斗。</p><p class="ql-block">二戰四平以我軍被動撤出而告結束。</p><p class="ql-block">從1946年2月到5月,從秀水河子殲滅戰開始到四平保衛戰結束。短短幾個月,部隊打了多場大仗惡仗,消耗很大,部隊戰斗減員嚴重,犧牲了許多優秀干部。</p><p class="ql-block">大踏步向北撤。想進長春已被占領,退到吉林市,敵人又追了上來,粘住不放。部隊只好退出吉林市,越過松花江,敵人放水,想阻擋部隊過江,沒得逞。之后,快速翻過老爺嶺到達蛟河縣。</p><p class="ql-block">從四平撤出到吉林蛟河,部隊又走了六七百里路。一團是井岡山的英雄部隊,勝不驕、 敗不亂、走不散。四平保衛戰傷亡慘重,但依然成連成營有組織有序的轉移。經過調整,很快又投入新的戰斗。這是一支鋼鐵的部隊,不愧是一支馳騁東北戰場的王牌主力!</p> <p class="ql-block">部隊剛剛在蛟河住下,又是國民黨71軍88師263團和264團一個營,翻過老爺嶺尾追到了離蛟河不遠的拉法、新站。一師和二師商議決定全殲這股狂妄之敵。恰好原八路軍115師老師長現吉遼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陳光在。大家請示商議后,報請東總批準。實施拉新殲滅戰。</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我軍以一師、二師6個團的絕對優勢兵力把這一個多團的狂妄之敵吃掉。戰斗打響后團長政委都下到營里,我父親和一團參謀長張希望,在觀察所聯絡處理臨時情況。</p><p class="ql-block">經過激烈戰斗。第1、第2兩師共斃傷俘敵1900余人(其中守軍團長韋耀東被俘),繳獲各種火炮10門、輕重機槍70余挺,以及大批軍用物資。</p><p class="ql-block">一團犧牲了2連(何萬祥連)連長李景云、警衛連指導員張紀杰等優秀干部。</p><p class="ql-block">拉法、新站戰斗同解放戰爭時期后來的一些戰斗相比較,規模不算大,殲敵也不算多,但在當時剛剛從四平撤出、行軍幾百里的疲憊之師來說,取得這樣的勝利是非常難得的。這次戰斗的勝利,使這個交通樞紐和糧、煤、木材富庶地區成為東北民主聯軍后來進行的三下江南、夏季攻勢的前進基地,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指戰員的斗志,增強了戰勝國民黨軍的信心。拉法、新站戰斗后,國民黨軍四個月沒敢繼續北犯,給東北民主聯軍整訓部隊,擴充兵員提供了有利時機。</p> <p class="ql-block">拉新戰斗結束后,陳光給一師、二師營以上干部講話,說了許多鼓勵的話,講了這場戰斗的重要意義。他對以后的形勢進行了精辟分析,鼓舞了士氣。</p><p class="ql-block">不幾天,師里通知有總部首長來慰問,到現場一看原來是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譚政。他站在車頂上給大家講話。主要是講這半年來,部隊戰勝困難取得的各種勝利。大家深受鼓舞。</p> <p class="ql-block">在吉林蛟河小住幾個月后,部隊迎來了一個新奇事:坐火車換防。從蛟河移防到哈爾濱郊的阿城。聽說民主聯軍總部也移到離阿城不遠的雙城??梢娍偛繉σ粠煹闹匾暋?lt;/p><p class="ql-block">坐火車對廣大指戰員來說都是頭一次,多數人沒有見過火車更不用說坐火車了。在山東抗日期間,有人過鐵路時摸過鐵軌。這次大家開洋葷了。</p><p class="ql-block">部隊黃昏前集結,秩序井然的登車。裝備、馬匹、器材都安頓好后。人員坐悶罐車,機關人員坐了一節客車廂。一路大家興奮的睡不著覺,談天說地,暢想未來。</p><p class="ql-block">用火車成師建制的運送部隊,這在共產黨的建軍史上可能也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6年是一師進入東北的第一年,上半年在黨中央的正確方針指引下,在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直接指揮下打了許多打仗惡仗。下半年基本無戰事。</p><p class="ql-block">利用休整期一師在阿城開了表彰戰斗英雄、模范工作者、擁政愛民模范的群英會。我父親被評為模范工作者。</p><p class="ql-block">師宣傳科長柴若川找我父親談話說:師梁(興初)梁(必業)首長和方國安主任、吳岱副主任對你們一團的宣傳、思想工作很滿意。從山東到東北,再到今年上半年的各戰役。一團都表現很好。走路走得好,打仗打的好,團結工作好。你們的宣傳思想工作起了大作用。油印小報發到班排很及時起了作用。所以三個團的俱樂部主任你是模范工作者。我父親聽了十分高興,他的工作得到了師首長的肯定。</p><p class="ql-block">群英會梁必業政委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吳岱主任也講了話并提出會議精神的貫徹要求。全師上下振奮。</p> <p class="ql-block">1946年8月,東北民主聯軍組建一縱,把一、二、三師劃歸一縱建制,由東總和一縱雙重領導。一縱司令萬毅,梁興初縱隊副司令兼一師師長。我父親調到師里當了秘書(正營職)。直接在梁(興初)師長、梁(必業)政委、方國安主任、吳岱副主任領導下工作,主要是為政治部服務。</p><p class="ql-block">梁興初師長,解放后曾在廣州軍區任副司令,黃永勝司令員和劉興元政委不在時,由梁興初副司令員主持工作。我父親在廣州軍區干部部工作,時常因干部任免事項到他那里去請示、簽批,每次都熱情接待,不忙時還留我父親聊聊東北往事。</p><p class="ql-block">解放后,方國安主任在廣州軍區轄內任職,當過廣西軍區政委、廣東省軍區政委,這期間我父親在廣州軍區干部部工作和方國安政委多有工作來往。后來他離休回湖南安置,我父親在湖南工作期間也常去看他。我父親離休后他們也常有電話來往,直到方國安2011年逝世。</p><p class="ql-block">老團長賀東生解放后也在廣州軍區轄內任職。曾任廣東省軍區司令員,后離休也回到湖南安置。我父親在湖南工作期間也常去看他。</p><p class="ql-block">另外一個老團長曹燦章解放后曾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我父親六十年代在廣西工作期間也常去看他。</p><p class="ql-block">還有父親的戰友老紅軍336團團長李耀庭,解放后也在湖南離休安置,他們經常來往。</p> <p class="ql-block">1946年底,一下江南戰役開始前,一師第二次坐火車去打仗。在拉林一帶上車,到齊齊哈爾下車再徒步行軍。到了松花江邊,敵人已提前到達加上江面沒凍實,騾馬大炮無法過江,在江邊和對岸國民黨軍對峙了幾天,完成了對敵牽制,確保南滿四保臨江戰役順利進行后,返回。</p><p class="ql-block">唯獨愛兵模范李文才在巡邏時中彈犧牲,年僅20歲?!稏|北日報》聞訊發了社論:號召大家學習李文才的英模事跡,號召人民群眾擁軍優屬,支援人民軍隊;號召東北民主聯軍指戰員學習“愛兵模范”李文才,消滅更多反動派,爭取更大的勝利。吳岱主任安排我父親代表師首長和機關為李文才送行。</p> <p class="ql-block">1947年新年剛過,一師接到命令準備一下江南。所謂江南就是指松花江以南。出發前縱隊副司令兼一師師長梁興初召集全師營以上干部開會動員。這次目標明確:國民黨新一軍。他說:打仗要打硬仗,打強敵;就像吃菜要吃白菜心一樣。后來傳到部隊就成了: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軍。</p><p class="ql-block">梁興初師長江西吉安人。上級和同級叫他“梁大牙”,我父親到師機關工作后,和師首長接觸多了,自然熟絡起來。梁興初閑時喜歡和機關干部打打撲克,輸了額頭貼烏龜和鉆桌子,每次輸了他個子大又高,鉆起來不方便,大家有時都放過他;如果是別人輸了,他就從不放過別人。可見,這位一師的靈魂人物的好勝、嚴格的性格。剛剛當了縱隊副司令又新婚,這次又面對新一軍是硬仗自然開心。他的情緒非常好,也給部隊帶來了歡樂情緒。雖然戰爭是生死的較量,但誰家情緒好誰家就打勝仗。一師此次必勝!</p> <p class="ql-block">一下江南時正值嚴冬。一師從榆樹縣以南地區過松花江,到達德惠、九臺一線。嚴寒天氣考驗著部隊,到處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遠遠看去一支白色的隊伍在雪中行走。真是凍死個人,但戰士們意志堅強,斗志昂揚。</p><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德惠、九臺的張麻子溝埋伏打援,指戰員冒著極其嚴寒的天氣,埋伏了一整夜。第二天中午成功伏擊了新一軍38師113團和其它地方武裝。戰斗打響后,我父親和一師政治部吳岱主任在山頭觀察,戰士們勇猛頑強,沖下去,正好打到敵人的指揮部位,很快敵人就亂套了。</span>此次戰斗僅用3小時就圓滿結束。本次戰斗中斃傷俘虜敵人1200人,各種繳獲頗豐。同時,還保証了三師全殲其塔木守敵。</p><p class="ql-block">一下江南一師大獲全勝。這次戰斗的特點是:動作快,傷亡小,時間短,繳獲多。得到東總和一縱的表揚:一師仗打得好,政治工作做得好。盼繼續努力!</p><p class="ql-block">梁興初師長對這次戰斗一師指戰員的表現十分滿意。他說:沒有大家爬冰臥雪、忍饑挨凍的堅強意志,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就不會有這么利索的勝利。</p><p class="ql-block">出關后,一師一年連續消滅了國民黨軍三個團:秀水河子一個團、新站拉法一個團、張麻子溝又一個團。這在東北部隊當時的困難情況下是沒有的。</p> <p class="ql-block">緊接著2月21日,1縱、2縱、6縱和一些獨立師共12個師,突然二下江南,殲滅城子街新一軍1個團,占領九臺和農安。民主聯軍原想乘勝對德惠發起攻堅,卻久攻不下,杜聿明立即指揮4個師北上,突然打開了小豐滿水庫,松花江江水大漲。企圖截斷我軍的退路,迫使民主聯軍在松花江南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我軍沒有做他想做的事,平安撤到松花江北。二下江南結束。</p> <p class="ql-block">三下江南很快就開始了。民主聯軍已經撤到江北,可杜聿明緊追不舍,派出了部分兵力突入江北。林彪怎么會放過這塊肥肉,他立馬命令部隊殺個回馬槍,發起了三下江南。</p><p class="ql-block">部隊接到緊急命令踏冰過松花江后,夜間強行軍140里趕到指定地點,又和老冤家71軍88師遭遇,狹路相逢勇者勝,激戰6個小時,俘獲263團團長以下1200人,繳獲頗豐。東總嘉獎:你們走得快、準時到、打得好。</p><p class="ql-block">為了策應四保臨江,三下江南都是在嚴寒天氣考驗下進行的。尤其是第三次下江南,天寒地凍。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天氣下行軍、設伏、作戰,許多干部戰士都凍傷了,但沒有人叫苦沒有人退卻。我父親的雙腳也嚴重凍傷,傷愈后腳趾嚴重變形。三下江南作戰再次考驗了革命軍人戰勝酷寒的的堅強意志和面對強敵的必勝信念。</p><p class="ql-block">三下江南期間,東北老百姓和部隊剛剛出關時大不一樣了。經過土改和剿匪,東北人民群眾真正發動起來了。由出關時的冷漠和觀望到現在的真心擁護。部隊每到一地老百姓都騰出有熱炕的房子給戰士們住,立刻做飯給戰士們吃,部隊打仗老百姓冒著嚴寒組織擔架隊跟著。晚上戰士們和老百姓擠在一個炕上睡;有時一屋地上都睡滿了戰士。老百姓真把戰士們當自己的家人一樣。真是:“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父親后來每念及此都激動不已。說:沒有東北老百姓的支持我們那能打勝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下江南一師一共殲敵4000人,繳獲各類武器裝備彈藥。但更重要的是作戰經驗更加豐富,各級指揮員更加成熟。</p><p class="ql-block">三下江南后,隨著東北國民黨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失利,東北民主聯軍開始反客為主,奪取了戰場的主動權,東北最困難的時期度過了。隨即則是東北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遼沈戰役等一系列輝煌的戰績。</p><p class="ql-block">這期間,我父親協助吳岱主任寫了《三下江南政治工作》和《在運動戰條件下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等文章。東總政治部做為政治工作教材印發給部隊。后來吳岱當了一師的政委也經常幫助指導我父親他們寫些小文章,提高自己。一晚在吳岱的住處,按他的要求,我父親和袁景文寫了一篇短文,回應縱隊《前進》雜志。三人圍著火盆,烤著土豆,一會兒功夫寫出來了,題目是:把干部工作做的更好些。吳岱修改后,發表在縱隊《前進》雜志。</p><p class="ql-block">三下江南后部隊又休整了三個月,轉眼到了1947年的夏天。</p> <p class="ql-block">1947年的6月,東總決定發動夏季攻勢,外圍打了一些小仗取得了勝利后,重點攻打四平。自1946年5月四平失守到現在已經一年了。</p><p class="ql-block">這次,是三戰四平。戰斗從發起到撤出,持續地時間比較長,長達半月有余,其緊張、激烈、殘酷的程度,都遠遠超過了前兩次。</p><p class="ql-block">守四平的又是國民黨71軍老對頭和一些國民黨地方部隊,軍長是抗日名將陳明仁。我軍由一縱司令李天佑指揮,戰前做了動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6月14日晚八時,總攻開始。</span>機關人員紛紛下到作戰一線。經吳岱主任批準,我父親回到了他的老部隊一團,去了最前沿的一營,跟隨一營鳧水炸碉堡,打開缺口后,二營跟進。隨后,一團長唐青山、政委李際泰率團指揮所也到了。</p><p class="ql-block">戰斗空前激烈,逐房、逐巷、逐工事的爭奪,戰友成片的倒下,連營干部帶頭往上沖。敵人的飛機在空中盤旋投彈,下面有裝甲車開道反撲。雙方都殺紅了眼,到處是槍炮聲、爆炸聲、吼叫聲,火光沖天、尸橫遍地,戰場慘烈程度無法想象。血粘乎乎的在街上淌,一塊塊炸碎的軍裝殘片,已分不出是我軍的軍裝或敵軍的軍裝,浸透了血的軍裝全變成了一種顏色,不管負傷沒負傷的都是一身血。有些戰士進屋就哭,說誰誰炸沒影兒了,誰誰成"餃子餡"了……敵軍見我軍攻勢太猛,還點燃了民房,濃煙四起,全城都是黑煙彌漫,大火照亮了半邊天。戰士們有條件的就用布遮擋了一下口鼻,沒條件的,就隔著衣服深吸一口氣之后憋氣與敵人搏斗。一位老戰士回憶說:"那煙那火那股味呀,頭幾天別說吃飯,聞著就想吐,腦漿子都熏得疼!當時已經想不了太多,只想著打下去,給戰友報仇,幫助隊伍勝利。炮火猛烈后面的飯送不上來,大家只好餓肚子;最麻煩的是沒水喝,正值入夏,加上煙熏火燎的,一天下來口渴的沒辦法了,只好喝溝里的血水。從團長政委到戰士都一樣。</p><p class="ql-block">"關于四平攻堅戰的慘烈,陳明仁兩年后在解放軍21兵團任司令時,曾對我父親感嘆道:"從來沒有打過這么激烈的戰斗。"以后他再不提四平的事了。</p><p class="ql-block">四平攻堅戰中,犧牲職務最高的將領是遼吉縱隊獨立一師師長馬仁興。四戰四平,他參加過三次,在這場攻堅戰中不幸中流彈犧牲,年僅43歲。</p><p class="ql-block">在我國近代漫長的建國歷史中有這樣一場戰役,慘烈到讓參戰的士兵甚至在戰后幾天都沒有辦法吃下飯,這就是四平攻堅戰。直到現在都沒有一部文學作品和電視劇敢真實描寫四平攻堅戰的慘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父親的好戰友、好朋友一營教導員克漫夫、二營教導員曹緯、韓欽等一批優秀干部都在這場空前慘烈的激戰中壯烈犧牲。我父親看著他們帶著自己的營、連戰士義無反顧的往前沖,沒有遲疑、沒有退縮,英勇無畏,血灑四平。我父親看著曹緯跑到團長面前喊了一聲:團長,我們上。身影就消失在硝煙中,不一會兒就傳來他英勇犧牲的消息。克漫夫原來和我父親一起一直在團機關工作任組織干事,斯文又溫和,剛剛當營教導員沒幾個月。傳來他犧牲的消息,我父親怎么都不相信。一營的干部后來講:我們教導員很勇敢,</span>部隊進入四平城后,開始慘烈的巷戰。戰士們端著刺刀拼殺,刺刀斷了就用手榴彈砸,用腦袋撞,一時間,四平全城都遍布著戰士們的鮮血。教導員帶著我們和敵軍士兵纏斗、抱在了一起,為了避免飛機大炮的的轟炸。很多戰士們的尸體都是與敵軍士兵環抱在一起被炸死的,我們教導員也在里面。由于緊急撤退,加上敵軍不停轟炸和放火,很多干部戰士的遺體都沒能帶出來。</p><p class="ql-block">一師連續激戰幾天后,傷亡實在過大,就拿一團說吧,全團2600多人,撤下來后,僅有千余人了。東總下令撤出戰斗。由六縱十七師(后來的43軍128師)接替。</p><p class="ql-block">一師退到城外稍事休整、調整干部后,又奉命趕到四平百里外的蓮花山阻擊新六軍。國民黨增援部隊過多,東總下令全線撤出戰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平攻擊戰歷時半個月,雖然久攻不下,沒有全殲守敵,而且我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卻取得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勝利,不僅徹底打破了敵人大力鼓吹的四平是“銅墻鐵壁”“固若金湯”的神話,也搖撼了沈陽、錦州等城市守敵據城頑抗的信心。同時,也使我軍取得了城市攻堅戰的寶貴經驗,為全面大反攻準備了必要的條件。</span></p> <p class="ql-block">三戰四平雖然雙方死傷慘重,戰爭烈度空前,最后我軍主動撤出戰斗,但從此東北戰場的局面徹底改變,我軍開始由被動防守轉為主動進攻,國民黨也沒有了往日的囂張。</p><p class="ql-block">只能守著沈陽、長春、錦州、四平幾個城市和鐵路線,其他廣大地區都被我軍控制。</p><p class="ql-block">1947年8月,部隊轉到西豐縣休整,一師的領導也進行了調整。梁興初師長四平攻堅戰前已調到六縱任副司令兼十六師師長;二團團長江擁輝升任代師長后師長;梁必業升任一縱副政委;吳岱主任升任一師政委;李欣任師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我父親也由秘書升任秘書科長(副團職)。當時的副團職干部配有馬匹和公務員、飼養員。</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下半年,部隊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進行訴苦教育和三查、三整,部隊戰士思想覺悟普遍提高。同時派部隊參加地方土改和分浮財運動,極大的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保衛家園和土改成果的熱情和積極性。</p><p class="ql-block">隨著秋天的到來,東總很快發動了秋季攻勢。一師首先輕松攻下遼陽,任務完成回師松花江北雙城縣時,又將長春和四平之間的公主嶺占領,切斷了長春和四平的鐵路運輸線。公主嶺又是國民黨的軍需倉庫,一師把繳獲的大量軍需物資上交東總后也收獲了不少武器彈藥和各種被服、食品等。</p> <p class="ql-block">回到駐地后的一夜。吳岱政委和作戰科長凌少農和我父親聊天,三人談到形勢都十分開心。認為:我們進東北兩年了,在黨中央的正確方針指導下,在東總的靈活指揮下,一師有了質的飛躍。部隊越來越強,仗越打越精,夜戰、運動戰、攻堅戰運用熟練;林總的:三三制、一點兩面、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等,部隊運用熟練。仗越打越大,傷亡越來越少;士氣越來越高,指揮越來越成熟;后勤保障也越來越好。</p><p class="ql-block">三人談的正歡,干事史同德拿了一張合影照片進來給大家看。原來是三下江南后,一師主要軍政干部的合影。其中有:師長江擁輝、政委吳岱、副師長楊大易,師政治部主任李際泰和各團團長政委,師政治部機關各科長、干事。這張照片的人都是老紅軍、老八路,個個都是英雄漢。</p><p class="ql-block">吳岱政委十分開心,拿出了他珍藏的幾個橘子給大家分享。我父親北方人第一次吃到橘子。</p> <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1日部隊再次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一縱一師。我父親改任一師政治部組織科長。</p><p class="ql-block">冬季攻勢展開,這是東北野戰軍出關以來最霸氣的攻勢:50天拿下86%的東北土地。這時已是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已經可以成師成軍的消滅幾萬人。前期一師隨縱隊打援和阻擊。</p><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四戰四平開始:此時的四平僅有第七十一軍八十八師和一些保安團。</p><p class="ql-block">2月27日,林彪下達作戰命令,以一縱、七縱及三縱一部、獨立第二師、總部直屬炮兵團承擔攻城任務,由一縱司令員李天佑、政委梁必業統一指揮。這次部隊不急于攻城,而是開始外圍戰斗,集中力量掃清四平守軍的外圍支撐點。3月10日,四平守軍外圍支撐點全部被肅清,總攻開始。在炮兵縱隊160多門野炮、榴彈炮、山炮轟擊下,守軍頓時土崩瓦解。此戰不到24小時,沒有多少傷亡,便輕松拿下了四平,一雪三戰四平之恥。</p><p class="ql-block">我父親說:第四次打四平,我們的大炮厲害,裝備也不一樣了,全部美式裝備和國民黨軍一樣,全是國民黨送的。加上國民黨軍隊的士氣和意志已經不行了,所以輕松拿下。后來大家戲稱:四平、四平,要打四次才太平!</p><p class="ql-block">關于四平,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國共軍隊四次大戰于四平,爭奪這個咽喉要道。我父親說:一戰四平是解放戰,打的輕松;二戰四平是保衛戰,打的頑強;三戰四平是攻堅戰,打的慘烈;四戰四平是收復戰,打的干脆利落。打過四平保衛戰和攻堅戰后,再什么樣的仗都不在乎了。</p><p class="ql-block">軍史記載:四平保衛戰和四平攻堅戰規模之大、戰況之慘、傷亡之眾,前所未有,震驚中外。</p> <p class="ql-block">經過1947年的夏、秋、冬三次攻勢,共殲滅國民黨軍隊30.8萬人,攻占城市30多座,切斷了北寧鐵路、中長鐵路,迫使國民黨軍龜縮于長春、沈陽、錦州這三座孤城中,過著戰戰兢兢,朝不保夕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東北戰場,從1945年11月初算起,期間經過短暫的打打停停,在開始的一年多的時間里,國民黨軍隊始終處于攻勢。但也是僅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我軍便由最初的被動防御,轉為戰略反攻,這不能不說是國共內戰史上的一個奇跡。</p><p class="ql-block">國共兩黨兩軍在東北的地位,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1948年是東北的決戰年,解放東北在即。東北戰場上,一縱的部隊自成立的那天起,便一直是主力中的主力。出關的幾場勝仗、三下江南,四戰四平,還有夏季、秋季、冬季幾個攻勢,一縱打得風聲四起、鐵血勇猛。一縱從來都是林彪麾下的絕對主力縱隊、絕對王牌縱隊。</p><p class="ql-block">然而,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正是因為一縱能打,是王牌部隊,所以林彪在東北大決戰的遼沈戰役中,將一縱作為了總預備隊。戰爭往往就是這樣,高明的將帥總是喜歡在作戰過程中握有一支拳頭部隊,既是預備隊,也是“消防隊”,關鍵時候以應付各種不測,留一張“扣底”的牌。遼沈戰役時,李天佑、梁必業率領的1縱便是作為這樣的部隊,由林彪直接掌握備用。</p><p class="ql-block">因為,上至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下至各個縱隊司令及師、旅、團長們,都知道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決戰,其對決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有鑒于此,一縱作為總預備隊,就是準備在最關鍵的時刻派上用場,最緊急的時候前去擺平。于是,遼沈戰役開打的時候,林彪特地把一縱部署在錦州與塔山之間,其用意頗深:無論是塔山和錦州哪個方向上遇到不測,一縱都可隨時受令而出,快速到達戰場。</p><p class="ql-block">所以1948年幾場關鍵的大仗: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攻打錦州、圍殲廖耀湘兵團,有些戰役規模、慘烈程度不亞于1947年夏的四平攻堅戰,但一縱都是“觀眾”。司令員李天佑自己說:“我們一縱在遼沈戰役中,老是被當作預備隊,最后就只預備上了一個‘尾巴’,跑到沈陽就只是放了幾槍”。</p> <p class="ql-block">遼沈戰役前,部隊番號又改為:東北野戰軍,一縱正式改為38軍,軍長李天佑、很快1949年5月南下途中梁興初又調回來當軍長、政委梁必業、賀東生副軍長、吳岱調到軍里任政治部副主任后主任。一師改為112師,師長江擁輝、政委黃玉昆、副師長楊大易、政治部主任李際泰;1、2、3團改為334團、335團、336團。原一團團長唐青山調到113師當師長,曹燦章團長調到114師當副師長。</p><p class="ql-block">僅僅不到三年時間,山東老六團的團長賀東生和政委吳岱都成了38軍的領導了。父親感到高興和自豪。老團長賀東生是湖南攸縣人,老紅軍,作戰十分勇敢和靈活。林彪和羅榮桓戲稱他是:毛猴子。打了那么多年的大仗惡仗,別的戰友早已滿是傷疤,而他卻絲毫無損。凡是有賀東生參加的每次戰斗戰役結束,林、羅二位首長都要問:毛猴子怎么樣?只要他沒事,那么這場仗就無虞了。老政委吳岱更是我父親的老首長好領導,無論是在山東還是東北,我父親一直在他身邊工作,行軍吃住都在一起,經常和他抵足而眠。三下江南時遇上極寒的天氣,吳岱政委有時要我父親坐上他的雪爬犁,比騎馬暖和多了。晚上一起分析形勢、討論問題,肚子餓了,吳岱政委拿出自己的津貼買黃豆,炒一把黃豆就是最好的宵夜。我父親從他身上學到的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和良好作風,對我父親的一生影響深遠。父親晚年曾寫文懷念吳岱政委。</p><p class="ql-block">最后解放沈陽的主攻任務,還是交給了38軍。東總命令:快速前進,限時到達,迅速攻占沈陽。接到命令后,部隊振奮。</p><p class="ql-block">我父親跟隨1師336團參加戰斗,凡打大仗硬仗時我父親必在一線部隊。336團從沈陽西面突破,沒有遭遇大的抵抗,經過短暫的戰斗,很快占領了鐵西區。守城國民黨軍除第207師被殲外,新1軍暫53師起義,其余大部投誠。1948年11月2日,戰斗結束,東野宣布沈陽解放。</p> <p class="ql-block">沈陽解放后,部隊在沈陽鐵西區駐扎。做了短期的休整,完成了戰役總結,搞了評功慶功,整頓組織,安置了傷病員,補充人員給養……進行了入關作戰的思想和物質準備。受命后,又立即對部隊進行了出征動員,誓師入關。</p><p class="ql-block">我父親此時調到336團(三團)工作,任政治處主任。這個團是山東的老底子,四平保衛戰和四平攻堅戰都打的很慘,加上掩護大部隊撤退,部隊傷亡減員太大。于是東總1947年把楊子榮生前的牡丹江二團補充進來。牡丹江二團也一個黨的領導堅強、紀律性好、文化程度稍高、有戰斗能力的部隊。336團團長是楊子榮生前牡丹江二團的團長王敬之后團長是老紅軍李耀庭、政委樊希孝。</p><p class="ql-block">在沈陽,東野主要首長給38軍營以上干部講話,對38軍挺進東北三年給予了很大的鼓勵,認為38軍在東北打了很多仗,指揮員作戰積極性高,政治工作活躍,部隊戰斗作風好,有朝氣,較少保守性,注意總結經驗,在東北解放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并號召大家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再接再厲,戒驕戒躁,繼續努力,為解放華北解放全中國繼續作出貢獻。</p><p class="ql-block">至此,三年東北解放戰爭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20日,部隊開始行動,不畏天寒地凍,夜行曉宿。再次路經義縣,在冷口入關。三年前出關時部隊寥寥無幾,天寒地凍,人煙稀少;三年后,部隊再次從冷口入關,部隊鐵流滾滾,歡迎群眾熱情沖天。今非昔比,換了人間。38軍于12月20日到達冀東寶坻一帶隱蔽集結,勝利地完成了跋涉1400余里,進軍華北的任務,</p> <p class="ql-block">平津戰役打響。1949年1月14日,解放軍以強大兵力發起對天津的總攻,。我父親所在的38軍112師336團奉命首先攻城。按照軍、師分配的任務向各營、各連落實責任,做好戰前動員。打仗只要連隊動員好了就一定有戰斗力。軍政治部要求部隊:一要打的好,二要團結好,三要執行政策好,號召在戰斗中開展創造三好連隊活動。</p><p class="ql-block">晚上20點,攻城命令一發出。全團指戰員趁夜色通過戰壕,冒著敵機空襲的威脅,通過壕溝秘密運動到護城河附近。河寬20米,深可沒人,已經結冰但不能過人。戰士們冒著猛烈炮火,搭好竹排橋,迅速通過,進入天津市。</p> <p class="ql-block">我父親隨336團進到天津市區已經是1月15號凌晨兩點左右,城內大霧籠罩,能見度低。進到西門,團里有兩輛坦克配合攻擊。進到海光寺,海光寺是敵人核心區的主要據點之一,過去曾是日本兵營,工事堅固,駐有敵92、94兩個軍的留守處。當時336團和其他兄弟部隊三個團先后插到了這里。3個團主動協調動作,共同向該據點發起攻擊。336團迅速從其北面發起強攻,不到40分鐘就全殲了守敵,海光寺被我軍占領。接著又向火柴公司、玻璃廠擴大戰果,迅速將守敵消滅。336團的戰斗力不容小覷,在東北打了三年打仗惡仗,干部戰士個個都是好樣的,敵人根本不是對手。</p><p class="ql-block">剛剛天亮,336團用了不到10小時就已結束戰斗。334團活捉了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p><p class="ql-block">15日16時,天津全解放了,人民勝利了,敵人苦心經營的“天津堡壘化”城防,僅經過29小時戰斗,就徹底被摧毀了。</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父親不到28歲,已經身經百戰了。</p> <p class="ql-block">天津戰役結束后,部隊在天津僅停留了幾天便移師到寶坻高橋一帶,迅速將天津戰役的俘虜,短期訓練后補充部隊,這樣一個連差不多有150人左右,人多勢眾氣高。</p><p class="ql-block">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央和四野組織部隊團以上干部到北平參觀,乘火車兩個小時到北平。首先參觀故宮,時間緊,在故宮參觀多是跑步看的。</p><p class="ql-block">晚上看京劇,有尚小云、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演的京劇折子戲。我父親第一次看京劇就這么高水平的演出,都是國寶級的名角,實在是太“驚艷”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參觀了頤和園,也是匆匆忙忙的走馬觀花。</p> <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再次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p><p class="ql-block">四月開始,奉黨中央中央軍委命令南下:解放全中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為做好南下的思想準備,336團黨委認真學習政策,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我父親將團黨委的學習討論內容匯總起草了:“部隊整頓決議?!币笕珗F進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教育,認真傳達和深入學習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精神,進行軍事訓練和南下進軍的準備。通過學習訓練,全團軍政素質有進一步提高,達到了“認清形勢,提高自己,繼續前進”的要求。</p><p class="ql-block">4月16日、18日,38軍遵照中央軍委、毛主席的南下命令,分兩路從河北永清、霸縣出發,會同兄弟部隊,在沿途人民群眾的熱忱迎送聲中,浩浩蕩蕩、摧枯拉朽,渡黃河,跨隴海,直到長江邊?!按蜻^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聲,從華北平原到大江南北,猶如春雷,響徹大地,奏響了新中國誕生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部隊行軍很快進入山東,途經我父親的家鄉濮陽。父親12年前,17歲不到,離開家鄉,離開爹娘,參加抗日戰爭;三年前又隨部隊挺進東北,參加解放戰爭。離家12年了,四處征戰,戎馬倥傯,未回過家鄉,如今已28歲。家鄉如何?父母還健在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父親向師、團首長請假:回家看看父母,住一晚。師、團首長欣然同意,并給開了100斤小米的證明信,以示慰問。</p><p class="ql-block">思念父母整宿未眠,第二天一早和警衛員騎馬動身,回到家里已近中午。爹娘見到了離家12年全無音信的他們的三兒,三人抱頭痛哭。鄉親們聞訊趕來,擠滿了破敗的院子。大家為三兒的平安歸來高興,為老人失而復得的兒子回來團聚開心。12年呀,縱橫數省,馳騁萬里,炮火連天,出生入死,今天終于和父母親人團聚了,傷心難過之余是開心。</p><p class="ql-block">大家散去之后,我父親看看三間破敗不堪矮小的北屋,屋里擺放著舊床和破箱爛柜擁擠不堪。看不見家里的糧食在哪兒?哥哥也于去年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和新嫂子帶著一個未滿周歲的孩子。日子苦呀,百姓們苦呀。戰事連年,何時是個頭?父親看到這些,戰場上的生死、艱難從不掉淚的他,此刻眼淚不住的流?!皾M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nbsp;”父親帶回的100斤小米救命了。</p><p class="ql-block">晚飯后我父親仔細端詳他的爹娘:蒼老的已經不成樣子,發白齒落,衣衫破爛,臉色蠟黃,缺營養啊。但他們開心了,兒子回來了,有盼頭了。不斷重復著說:為保佑你,我們到處去湊百家布頭,給你納了一件百家衣,才會有今天啊。心誠則靈。你活著就好了,能回來看看我們,再窮也是好日子!</p><p class="ql-block">千言萬語道不盡:可憐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又一宿沒睡。和爹娘嘮不完的話。一早和警衛員趕路回部隊。爹娘和鄉親們送了又送。</p><p class="ql-block">遠去了,爹娘還站在路旁…</p><p class="ql-block">回到部隊幾天了,我父親傷感的情緒始終揮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1949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沒有遇上像樣的抵抗。又一次“小長征”,每天都是走路,對東北戰士來講,最大的考驗是炎熱和蚊蟲。團長王敬之和政委樊希孝、副團長朱友尚、參謀長李耀庭都是老紅軍都下到連隊做工作。在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千里行軍無一掉隊、無一逃亡、無一病逝、無一違反紀律。</p><p class="ql-block">6月到達湖北鐘祥。稍事休整后1949年7月2日渡江。說是強渡但并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只有零零散散的槍聲像鞭炮,歡迎解放軍渡江。</p><p class="ql-block">渡江戰役勝利后,到達湖南境內也沒有遇見國民黨軍像樣的抵抗,多是一擊即潰,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再就是起義。</p><p class="ql-block">部隊到湖南桃源縣過八一建軍節,中央軍委給各部隊授旗授印。在桃源縣城,112師舉行了隆重的授旗授印儀式。人民軍隊向正規化又邁進了一步。</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第38、第39軍沿常德到芷江公路挺進。18日至10月1日,先后解放了沅陵、溆浦、瀘溪、辰溪、懷化等縣。2日,攻占湘西要地、國民黨湖南省逃亡政府所在地芷江。</p><p class="ql-block">緊接著衡寶戰役開始。336團跟隨112師向湘桂邊前進,僅一天的行軍,夜宿沅陵。我父親接到命令:調他到剛剛在湖南起義的陳明仁兵團工作。</p><p class="ql-block">歷史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1947年夏,喋血四平,和陳明仁率領的國民黨71軍殊死搏斗幸存的其中200名一縱的優秀干部,兩年后居然被派到陳明仁的起義部隊工作,成了陳明仁將軍的部下。</p><p class="ql-block">共產黨人聽從召喚,沒有什么討價還價。事出緊急,按軍委要求:38軍軍、師把派去的干部的新的任職都定了。要我父親和151師政治部主任江騰蛟率38軍200名干部直接趕赴新的部隊,接手工作。</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父親帶上警衛員、飼養員三人經道縣、武岡,趕往長沙,先到湖南省軍區報到。</p><p class="ql-block">從此告別38軍112師;告別英雄的、培育他的老部隊;告別東北三年浴血奮戰,生死相依的老首長、老戰友!</p><p class="ql-block">新使命、新征程、新環境、新任務、新課題、新戰友、新首長在等待著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我父親這一年28歲,從抗日戰爭開始到解放戰爭結束,參加大小戰斗戰役上百場。12年,離鄉背井、槍林彈雨、炮火連天、風餐露宿、飲冰踏雪、挨餓受凍、轉戰南北、血雨腥風,浴血奮戰、幾經生死考驗,所有形容困難的詞用在他們這批革命軍人身上都不為過。</p><p class="ql-block">終于迎來了勝利,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p><p class="ql-block">從此,我父親走向新的革命征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 ,絕不屈服 ,英勇戰斗,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 ,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革命歌聲、多么嘹亮。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向前、 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后的勝利 ,向全國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守倫解放戰爭期間戰斗歷程:</b></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 一師從山東諸城出發千里行軍搶占東北。任一師一團俱樂部主任(副營職)</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一師到達遼西義縣休整。</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隨一師一團參加林彪親自指揮的進軍東北的第一場勝仗—秀水河子殲滅戰。</p><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隨一師一團參加撫順保衛戰,取得肥牛屯戰斗的勝利。</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隨一師一團參加金山堡伏擊戰,取得重大勝利。</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隨一師一團一戰四平,占領四平。</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至5月隨一師一團參加四平保衛戰,激戰一個月,被動撤出。</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隨一師一團參加新站、拉法殲滅戰,全殲來犯之敵。扭轉四平保衛戰后的被動局面。</p><p class="ql-block">1946年8月一師召開英模表彰大會。被一師評為模范工作者。</p><p class="ql-block">1946年9月東北民主聯軍組建一縱,一師成為一縱一師。</p><p class="ql-block">1946年10月調一師任秘書(正營職)。</p><p class="ql-block">1946年底到1947年4月隨一師參加三下江南戰役。</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隨一師參加夏季攻勢和四平攻堅戰。</p><p class="ql-block">1947年8月任一師秘書科長(副團職)。</p><p class="ql-block">1947年9月至11月隨一師參加秋季攻勢。</p><p class="ql-block">1947年底至1948年初隨一師參加冬季攻勢。</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改任一師組織科長(副團職)。</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至11月隨一師參加遼沈戰役:參加圍困長春;做為總預備隊參加錦州戰役;</p><p class="ql-block">做為主力部隊攻克沈陽。</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調任38軍112師336團政治處主任。</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隨112師336團入關。</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隨112師336團參加平津戰役。</p><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隨112師336團做為主攻團攻打天津。</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隨112師336團南下。</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部隊路經山東濮陽請一天假回家看望離別12年的父母。</p><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隨112師336團在湖北段參加渡江戰役。</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隨112師336團參加湘西戰役。</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隨112師336團參加衡寶戰役。</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調21兵團工作。任21兵團政治部干部科科長(正團職)。</p><p class="ql-block">待續…</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大厂| 定安县| 布拖县| 成武县| 镇平县| 六枝特区| 高碑店市| 新源县| 常山县| 四会市| 三穗县| 乌鲁木齐县| 梅河口市| 宾阳县| 刚察县| 万荣县| 溧水县| 迁西县| 蕉岭县| 锦屏县| 浪卡子县| 右玉县| 新竹县| 贡觉县| 墨竹工卡县| 丹寨县| 固始县| 建昌县| 涡阳县| 兴和县| 靖州| 康马县| 年辖:市辖区| 白河县| 营山县| 邹平县| 承德市| 台东市| 汝城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