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5日是寶興縣解放71周年紀念日。當年我們的父輩為寶興的解放浴血奮戰。舍生忘死!今天我們部分為寶興縣解放和寶興的發展建設做出貢獻的老戰士后代回到寶興縣,祭奠英烈、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征路、重走解放路。再次聚在寶興縣。</p> <p class="ql-block"> 寶興縣縣城全景(王飛拍攝)</p> <p class="ql-block"> 報到</p> <p class="ql-block"> 寶興縣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趙英康局長,軍人后代楊追奔等代表大家看望了62軍185師555團3營7連楊廷銀老前輩。楊廷銀老前輩懷中的照片:中是555團團長楊植森、右一是警衛員小呂、左一是軍馬飼養員小郝。1950年攝于天全。</p> <p class="ql-block"> 5月14日上午8:30在寶興縣政府召開了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寶興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玲、宣傳部副部長羅瑜梅及組織部、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干部職工以及參加這次活動的62軍、警三團軍人后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寶興縣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玲講話</span></p> <p class="ql-block"> 寶興縣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趙英康局長講話</p> <p class="ql-block"> 555團團長楊植森之子楊追奔在座談會上為參會人員上黨課(全文附后)。追憶了部份參加人員的父輩在寶興工作和戰斗的艱辛歷程,使大家深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 62軍軍直后代孫劍光發言</p> <p class="ql-block"> 555團后代李萍(李鴻發之女)發言</p> <p class="ql-block"> 555團后代伍建紅發言</p> <p class="ql-block"> 555團后代李延濤發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警三團后代薛萍發言</span></p> <p class="ql-block"> 555團后代李萍(李長斌之女)發言</p> <p class="ql-block"> 555團后代王飛發言</p> <p class="ql-block"> 555團后代葛峰發言</p> <p class="ql-block"> 參加座談會的軍人后代</p> <p class="ql-block"> 老兵后代捐贈儀式</p> <p class="ql-block"> 寶興紅軍廣場舉行祭奠活動</p> <p class="ql-block"> 參觀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同校同年級的校友</p> <p class="ql-block"> 夾金山是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紅一方面軍一軍團2師4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帶領下,克服千難萬險,終于從夾金山南麓的磽磧鄉成功翻越夾金山,與正在執行任務的紅二十五師七十四團的一部,在山下的達維鄉的木城溝溝口地帶相遇。意外的相逢,為實現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四方面軍兩大紅軍主力的勝利會師奠定了基礎。</p> <p class="ql-block"> 為紀念這次寶興活動,訂制了紀念懷表,并在會前己發給各位自愿訂購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 我們解放寶興縣的62軍185師555團部隊及首批進入寶興縣工作的老同志的部分后代,以及軍直、184師、186師、警三團的部分后代在寶興縣各級領導及縣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重走紅軍長征路。重走父輩解放、建設寶興路,祭奠為中國革命事業和寶興縣解放而英勇犧牲的紅軍、解放軍先烈們,是一堂生動而實際的黨史學習課。我們今天重溫紅軍長征途經寶興縣,翻越夾金山的戰斗史和我們父輩解放寶興、清剿土匪和進行地方人民政權初建的光榮歷史,使我們倍加感受到人民江山來之不易的深刻道理。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性和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感。通過這次深刻學習和銘記中國共產黨、紅軍、解放軍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程,重溫他們為黨和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以及共產黨人,人民軍隊始終不渝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宗旨,大力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對我們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促進寶興縣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楊追奔的講話:</p><p class="ql-block">敬的寶興縣各位領導、現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趙局長以及參會的后代們:</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62軍185師555團和其它師部以及其他解放雅安,建設雅安老同志的部份后代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主動積極參加寶興縣解放71周年學習黨史座談會。當前,舉國上下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積極響應黨中央,習主席提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認真學習黨史的號召。我們解放寶興縣的62軍185師555團部隊及首批進入寶興縣工作的老同志的部分后代,在寶興縣各級領導及縣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重走紅軍長征路。重走父輩解放、建設寶興路,祭奠為中國革命事業和寶興縣解放而英勇犧牲的紅軍、解放軍先烈們,是一堂生動而實際的黨史學習課。我們今天重溫紅軍長征途經寶興縣,翻越夾金山的戰斗史和我們父輩解放寶興、清剿土匪和進行地方人民政權初建的光榮歷史,使我們倍加感受到人民江山來之不易的深刻道理。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性和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感。通過這次深刻學習和銘記中國共產黨、紅軍、解放軍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程,重溫他們為黨和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以及共產黨人,人民軍隊始終不渝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宗旨,大力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對我們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促進寶興縣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紀念寶興縣解放71周年的時候,有必要對紅軍長征過寶興和解放軍62軍185師555團解放寶興的歷史作一重溫回顧和再學習。</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飛奪瀘定橋后,決定避開人煙稠密的國民黨統治相對穩固的地區,向北走大雪山一線去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緊接著紅軍又突破了大渡河峽谷中最后一個天險——飛越嶺。飛越嶺位于漢源、滎徑、瀘定三縣交界處,由此而打通了向天全、蘆山、寶興前進的道路。紅軍繼而在攻克天全、蘆山之后,又取得靈關戰斗的勝利,乘勝挺進寶興城、北上進入藏民聚居地的蹺磧地區,開始向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進軍,夾金山主峰海拔4930米,當年紅軍翻越時雖是六月,但夾金山卻是冰天雪地、白雪愷愷。紅軍戰士們穿著單薄的夏裝,克服了人間少有的艱難險阻,勝利翻越了夾金山,在山下達維鎮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鑄就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豐碑。 </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雅安、天全、蘆山、寶興的62軍軍、師、團三級首長中,有不少都是曾跟隨毛主席翻越夾金山的老紅軍。</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我人民解放軍發動了成都戰役,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感召和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努力下,12月9日,國民黨24軍軍長劉文輝與川軍將領鄧錫候、潘文華在四川彭縣聯名通電起義,在我大軍壓境的形勢下,蔣介石企圖部署“川西決戰”的計劃落空,加速了蔣介石集團的最后潰敗。</p><p class="ql-block"> 12月27日成都戰役勝利結束,宣告成都和平解放。為解放西康省各族人民,消滅蔣介石集團盤踞在西康的殘敵,為我軍進軍和解放西藏創造條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2軍奉命解放西康。1950年1月中旬,中共西康區黨委在成都宣告成立,廖志高任書記、劉忠(62軍軍長)、秦力生任副書記。1950年1月15日,62軍在四川廣漢召開了軍黨委擴大會議,劉忠軍長傳達了黨中央命令62軍進軍西康的光榮任務,18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到會親臨指示,中共西康區黨委書記廖志高同志作了西康情況 介紹。會議明確了進軍西康的重大意義,正確分析了進入西康的困難及有利條件,統一了思想認識,制定了解放西康的戰略方案和作戰計劃。</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17日,62軍召開了全軍營以上干部會議,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副司令員王維舟和第18兵團司令員周士弟作了重要指示,并以西南軍區名義,贈給了“歷史壯舉、無尚光榮”,“以無比堅韌、頑強,創造歷史奇跡”等13面錦旗,勉勵部隊完成任務,極大鼓舞了全軍指戰員,會上軍首長把“挺進西康先鋒團”錦旗,授給了185師555團,團長(老紅軍)楊春於代表全團接受了這一光輝榮譽,此后,這面獎旗伴隨555團,完成了解放雅安,解放天、蘆、寶各縣的光榮任務。</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26日,廖志高書記,劉忠軍長和方升普副軍長率領“先鋒團”(555團)及警三團(晉綏軍區警備第3團)一部和隨同進軍的地方干部,分別從廣漢、成都出發,沿成雅公路途經新津、邛崍、名山,挺進西康雅安。“先鋒團”(555團)于1月31日首先進駐雅安。 </p><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1日,是一個永遠載入雅安史冊的日子,雅安宣告解放。這一天,廖志高書記、劉忠軍長和方升普副軍長率部抵達雅安,在中共雅安地下黨負責人楊正南,中共雅安地下黨游擊武裝“大渡河支隊”政委董柱賢等人的陪同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受到雅安人民的熱烈歡迎。</p><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經中共西康區委批準,組建了中共寶興縣和縣人民政府。為爭取早日和平解放寶興,縣委在雅安、蘆山、天全等地,通過地下黨和各階層人士調查了寶興縣的社會情況,制定了和平解放寶興的方案。同時,地下黨在寶興縣成立了“新民主主義研究會”。同年5月1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62軍185師555團3營7連、9連和中共寶興縣委、縣人民政府全體工作人員在中共地下黨員唐紹清、民主人士李祥熊的陪同下,進駐寶興,寶興縣宣告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 雅安解放以前,各縣封建勢力極為雄厚,反動黨團,幫社情況也異常復雜,特別是以胡宗南為主的國民黨殘余部隊在成都地區潰敗后,不少逃竄至雅安各縣,他們勾結當地反動武裝、土匪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裝叛亂、殘害人民、攻打縣城,對新生的人民政權形成了嚴重威脅。較為嚴重的是:</p><p class="ql-block"> 1、1950年2月中旬,以李楚湘為首的叛亂,分別包圍了雅安、天全、滎經個別地點后,又火燒了名山東街,在金雞關、飛仙關、鹿子崗、草壩等主要隘口險關斷絕交通,試圖巔覆剛剛建立的人民政權。555團迅速出動,經過激戰,很快殲滅了這股土匪。</p><p class="ql-block"> 2、1950年2月中旬,555團守衛天全縣城部隊,進行了著名的“天全保衛戰”,西南反共救國軍第15軍軍長程志武勾結天全匪首李元亨,糾集匪徒3000余人將天全縣包圍,縣城只駐有555團一個連隊,該連在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提出“與天全共存亡”的戰斗口號,堅守城要點與土匪戰斗。15日,百余匪徒在火力掩護下沖入縣城西關。該連集中兵力,迂回匪后,將突入之敵全部殲滅。20日,土匪又組織百余人敢死隊夜間潛入城內的一座碉堡中,準備天明以后里應外合。群眾發現潛藏的土匪后,當即向守城解放軍報告。解放軍于當夜將碉堡包圍,用炸藥實施爆破,將匪全殲,城外土匪得知后遂潰散。在七天七夜的保衛戰中,共斃傷匪300余人,傷匪100余人。</p><p class="ql-block"> 3、1951年,寶興縣明禮鄉以王永張為首的一股土匪也十分猖狂,他們流竄于魚通一帶燒殺搶掠,與人民政府為敵,殘害當地百姓。根據當地參軍的張昭明老人回憶,555團派某部連長、排長王青山等指戰員追殲這股頑敵,并與敵人發生激烈的戰斗,戰斗中排長王青山、班長任國清、戰士趙凱、劉賢義、楊華昌壯列犧牲,第二天,又有一名傷重戰士犧牲,部隊援兵到達后和民兵一起迅速剿滅了這股土匪,解救了被關押的婦女、兒童。</p><p class="ql-block"> 至此,明禮鄉剿匪戰斗宣告結束,鄉民們過上了和平的生活, 了紀念這6位犧牲的戰士,當地老百姓把他們合葬在村里一棵百年老樹下,每年清明節鄉里總會組織學生到烈士們的墳前掃墓,村民們也會自發地到墳前緬懷先烈。</p><p class="ql-block"> 1951年初,555團3營抽調干部戰士組建了寶興警衛營,1951年1月9日,寶興縣第二區分隊派出班長等6人前往康寶金湯送信,返回途中被32名土匪包圍,經激戰擊退了這股敵人,但也英勇犧牲2人,負傷5人。</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父輩中,解放寶興時的555團的老團長楊春於,他是四川蒼溪人,1933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是紅四方面軍老戰士,長征時是徐向前總指揮的警衛員,延安時期是朱總司令的警衛排長。555團老副團長,伍宏毅,四川旺蒼縣人,1933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紅31軍93師政治部宣傳隊任戰士。倆位團首長都是從寶興一帶2過雪山的老紅軍。我們父輩62軍的軍、師首長中,有開國中將62軍軍長劉忠(紅一方面軍一軍團偵察科長,紅軍長征“開路先鋒”);有開國少將62軍政委魯瑞林(參加過“寧都兵暴”的老戰士); 有開國少將185師師長涂則生,開國少將185師政委孔俊彪。他們都是中央紅軍跟隨毛主席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從寶興翻越夾金山的老紅軍,在15年后,隨著毛主席 、朱總司令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他們帶領著62軍又打回雅安,打回“天、蘆、寶”,解放了雅安各縣人民。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次來寶興參加解放71周年紀念活動的后代父輩中,解放寶興和參加建國初期地方黨、政建設的有: </p><p class="ql-block"> 伍宏毅 老紅軍、555團老副團長;</p><p class="ql-block"> 楊植森 老紅軍、555團團長;</p><p class="ql-block"> 李長斌 62軍軍長劉忠警衛員,曾任寶興縣縣委書記; </p><p class="ql-block"> 李永海 555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武裝部長; </p><p class="ql-block"> 王懷仁 555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縣委書記;</p><p class="ql-block"> 李鴻發 555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縣委書記兼縣長;</p><p class="ql-block"> 楊俊峰 555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工行行長;</p><p class="ql-block"> 葛子明 185師老戰士,曾任寶興縣兵役局局長,武裝部部長;</p><p class="ql-block"> 孔令華 555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二區武裝部部長;</p><p class="ql-block"> 陳鴻凱 555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供銷社主任;</p><p class="ql-block"> 陳發賢 警三團老戰士(還健在,100歲),曾任寶興縣公安局局長;</p><p class="ql-block"> 薛殿龍 警三團老戰士,曾任寶興縣工業交通局局長。</p><p class="ql-block"> 他們為寶興縣的解放和政權建設立下了豐功偉績,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p><p class="ql-block"> 我們初步收集到的為寶興縣解放在二次戰斗而犧牲的555團烈士有:排長王青山、班長任國清、戰士趙凱、齊賢義、楊華昌(知名的5人,不知名的3人共8人); 我們從中華英烈網上查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110團,在1979年對越自衛戰還擊作戰中犧牲的寶興籍烈士有:陳紹清、高進康、呂啟松3位烈士。從紅軍到解放軍,從翻越夾金山、解放天全到對越自衛還擊作戰,革命烈士和寶興兒男的熱血血染疆場,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我們建議:寶興縣縣委宣傳部、黨史辦、地志辦、紅軍紀念館等有關部門將紅軍紅色基因的傳人,英勇的解放寶興縣的555團、寶興警衛營、對越自衛反擊作戰解放軍110團烈士們(有無抭美援朝烈士或事跡待查)的事跡整理出來,納入紅軍紀念館,開設新欄目,庚繼紅色血脈,增添新內容,供后人永遠學習,瞻仰。為學黨史、憶先烈,促發展,創新篇而努力工作。為使他們的事跡永遠鼓舞我們繼續前行而貢獻力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贵南县|
宣威市|
青川县|
安顺市|
若羌县|
方山县|
井冈山市|
道孚县|
南宫市|
永年县|
乌兰察布市|
美姑县|
伽师县|
岐山县|
舟曲县|
正宁县|
南和县|
平顺县|
东乡|
马公市|
浪卡子县|
隆德县|
阿合奇县|
敖汉旗|
龙门县|
峨眉山市|
鹿邑县|
七台河市|
报价|
织金县|
洪洞县|
比如县|
清流县|
望都县|
富民县|
庆元县|
吉隆县|
德安县|
克拉玛依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