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美人間四月天,風景如畫出游忙!旅行可以改變我們生活、改變我們心態,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自2019年9月從美國旅行回來以后,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一直沒有到國內外旅游,一年多過去了現在國內疫情基本結束我們終于可以安全放心的出游了。2021年4月11日我倆又開啟了國內之旅,這次安排先去蘇杭江南水鄉四大古鎮旅游并領略江南好風光玩西湖及千島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果然是名不虛傳,一周的時間盡管不長,雖是走馬觀花似的打卡旅游,但江南的風情小鎮如畫美景盡收眼底,讓我倆開心快樂流連往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江南四大水鄉古鎮的風景優美,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少不了小橋流水交相輝映,天上下著小雨淅淅瀝瀝,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看著古色古香的建筑房屋,很有一種特別的感覺,煙雨江南的美更具魅力,這次去江南水鄉古鎮旅游基本上都是陰雨綿綿細雨蒙蒙,看到一個真實的江南水鄉特色,江南的韻味更現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江南的六大古鎮:周莊、同里、甪直、西塘、烏鎮、南潯古鎮,是中國江南水鄉風貌最具代表的城鎮,它們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馳名中外?!靶颉⒘魉⑷思摇钡囊巹澑窬趾汀胺蹓?、黛瓦、馬頭墻”的建筑藝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這里面,周莊開發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同里人杰地靈,水鄉的自然風光清雅;甪直河網交錯碧水環繞,橋橋相望相依;西塘面積最大,明清的廊棚、古弄建筑最特色。烏鎮是博物館式的古鎮,以居民風情來展現;南潯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我們這次去其中的烏鎮、南潯、西塘、周莊四大古鎮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后,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江南是小橋流水,槳聲燈影;是遠山黛眉,玉屏藍煙;是杏花雨,是青石路,是粉墻黛瓦,是淅淅一瀝瀝的雨巷……是一個美麗而真實的夢境,溫婉的江南水鄉,跨越千年歲月,如今依然風光旖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六千年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柵位于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游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游休閑度假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烏鎮的西柵由12座小島組成,70多座小橋將這些小島串連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為全國古鎮之最。例如,通濟橋和仁濟橋兩橋成直角相鄰,不管站在哪一座橋邊,都可以看到一個橋洞里的另一座橋,故有“橋里橋”之稱“橋里橋”是烏鎮最美的古橋風景,堪稱橋景一絕。街區內的名勝古跡、手工作坊、經典展館、民俗風情、休閑場所讓人流連忘返,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泛光夜景氣勢磅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美人間四月天,四月的烏鎮,嫩柳搖曳在河邊。四月也是去烏鎮最好的時候。因為春日雨天的烏鎮,特別值得你與它相遇。我們巧了去時正趕上下雨,春天,雨天的烏鎮的色調實在太像水墨畫,是煙雨江南最好的詮釋。春天的新綠在雨中也格外顯眼,這雨完全不頹唐,反而帶著詩情畫意的盎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征,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陳運和詩《烏鎮剪影》贊“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 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南潯古鎮位于湖州市南潯區,地處江浙兩省交界處。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是一個人文資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鎮。南潯古鎮是江南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水鄉古鎮,鎮內洋樓古宅古樹園林眾多,大氣磅礴。相比別的古鎮,南潯更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最美的南潯不在那些知名的景點里,不在那些名人的宅院里,而是在街頭巷尾,在晨間,在日暮......這里的生活氣息濃郁。依河立樓,河道蜿蜒逶迤,與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構成了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畫卷。寧靜美麗的南潯古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南潯古鎮景區占地面積34.27平方公里,古鎮保護范圍東界至宜園遺址東側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業堂藏書樓及小蓮莊起,北界至百間樓,保護面積約168公頃,其中重點保護區面積88公頃。旅游景區共分三大區塊。第一塊是南潯旅游景點富集區,張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布其中。第二塊是由小蓮莊、嘉業堂、文園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第三塊是以東大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南潯古鎮素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之稱,出現過許多著名人物,如民國奇人張靜江,“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張石銘,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南潯的古橋就如一張張泛黃的書頁,記載著當地數百年的變遷。古橋獨有一番婉約氣質,讓臨河而居、傍橋為市的住戶,也沾上了悠閑自得的氣韻,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河道中的烏篷船不緊不慢地駛過,岸上的人家每天重復著柴米油鹽的傳統生活。身處其間,恍若桃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南潯古鎮有人說,南潯是他去過最有感覺的古鎮。它是許多人古鎮中的最愛。千年的南潯至今保持著自己的寧靜。一條水巷穿鎮而過,這里完全沒有太多商業化的氣息,所以能成為很多人的心頭好。這里的小橋流水仿佛還是千年前的模樣,卻也一點也不顯得破敗寂寥,反而有著滿滿的古早生活氣息,有人在河邊浣洗衣裳,老大爺在白墻邊曬著太陽打著瞌睡。周莊有陳逸飛畫過的方圓雙橋,烏鎮有茅盾筆下的林家鋪子,而浙江湖州的南潯則默默地守候著她濃厚的文化積淀,等待著真正懂她的游人們,毫無怨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西塘古鎮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蘇州85公里。西塘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亦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獲世界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17年2月25日,新晉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24座石橋將古鎮的五塊地區連接成一片,這些古橋大都為單孔石柱木梁橋,至今保護完整。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為連通兩條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后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內設在廳堂側面的陪弄,122條巷弄交橫縱錯,構建了古鎮的整體框架,并連接了新、老鎮區。2000 多米的煙雨長廊是西塘建筑最獨特的標志,廊棚在沿河一側設有靠背長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無論春夏秋冬,還是晴陰雨雪,西塘始終呈現著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橋,橋上行人走,小舟行橋下,橋頭立商鋪,水中有倒影”變幻的水鄉風情畫卷。西塘古鎮被蜿蜒的小河纏繞著,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河、橋、街、廊、宅交錯交融,渾然天成,盡顯江南水鄉的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西塘古鎮也是跟詩句一樣的古鎮,行走在這里,仿佛時間的一切都慢了下來,沒有浮躁的心情,漫不經心的看著周圍美麗的景色,感受一下內心的安靜,慢慢的享受這里的一切。四月的西塘,還是讓人想去的。一定不要在人多的暑假前往西塘,那會破壞掉你對西塘所有的印象。最好就是四月的時候了,河邊的人家旁開著粉色的花,江南的春天被一筆勾勒。原來江南的春天就不是只有煙雨畫船的,還有鶯鶯燕燕,草長鶯飛的艷陽。夜色中的西塘很美,讓人想在這里度過余生,每晚聽著槳聲入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周莊鎮,古稱澤國,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位于昆山市西南部,總面積36.05平方千米。2017年,周莊鎮有常住人口31730人。截至2019年,周莊鎮共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周莊鎮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因邑人周迪功郎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張廳是江南民居中比較典型的前廳后堂格局,是周莊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建筑,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張廳占地面積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間60余間,前后分為六進,還有一個私家后花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廳由沈萬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2900多平方米,坐東朝西,七進五門樓,共有大小房屋100余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萬三故居,位于周莊鎮東垞,是根據歷史資料和歷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設計修建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參照沈萬三致富的各種傳說、經商的坎坷歷史、一生的傳奇經歷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場景,通過銅像、磚雕、漆雕、實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連環畫等藝術手法,予以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雙橋,俗稱鑰匙橋,由一座石拱橋——世德橋和一座石梁橋——永安橋組成。世德橋長十六米,寬三米,跨度五點九米;永安橋長十三點三米,寬二點四米,跨度三點五米。雙橋中,石拱橋橫跨南北市河,橋東端有石階引橋,伸入街巷;石梁橋平架在銀子浜口,橋洞僅能容小船通過,橋欄由麻條石建成。富安橋位于中市街東端,橫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傳橋旁有總管廟,所以它原名總管橋。橋的四個角上都有一座樓房,而且樓房一、二樓之間是沒有樓梯的,必須走到外面橋階上繞上去,橋上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月的周莊,如同明媚的春光。周莊如果人不多,它就是最有自己韻味的古鎮。四月的周莊,人并不多。周莊不大,小河穿鎮而過,河邊有周莊人家。青石板路,窄窄的,有些酒家是每年都去周莊的人必去的。有人愛喝周莊的桃花酒,愛周莊的烏篷船,和清晨醒來熹微的晨光。春日的周莊,穿一件針織加風衣的溫度,偶爾有春雨迷蒙,微冷,卻比夏天的熱還多了,空氣里帶著春天的清新。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天的江南行完美結束了,我們欣賞了江南的好風光,江南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特別是那里的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讓人流連忘返,盡管是走馬觀花打卡似的旅行但我們還是開心快樂的領略到了那里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江南行一次難忘的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簡介:涂濤,男,貴州省貴陽市人,中共黨員,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出生于開陽縣,一九七四年高中畢業后上山下鄉插隊知青,一九七七年到央企貴州鋁廠參加工作,一九八七年畢業于貴州師范大學,先后為分廠車間工人、職工大學教師、從事多年的企業管理工作、工會管理工作。退休后積極參加美篇作品的創作,現為美篇旅行領域優質作者、官方美篇旅行達人、美篇話題評論員。駐足美篇三年多來先后發表了作品七百多篇其中七百余篇被美篇加精,并且獲得過多項獎和多期美篇達人秀及每周之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攝影:彩 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編輯:涂 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字:涂 濤</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子洲县|
保靖县|
榕江县|
镶黄旗|
新民市|
高淳县|
龙泉市|
鄂伦春自治旗|
肥西县|
都兰县|
正宁县|
永川市|
绥芬河市|
阜阳市|
井研县|
阿坝县|
凉城县|
马龙县|
泗水县|
丁青县|
和田县|
岳普湖县|
封开县|
嘉义市|
连云港市|
松潘县|
阳西县|
双流县|
阿勒泰市|
贵定县|
平潭县|
建德市|
林芝县|
平原县|
大田县|
桃园市|
平舆县|
锡林浩特市|
个旧市|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