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烏毛”是小時候我們幾戶養的一頭水牛,因為牛毛烏黑粗長所以取名“烏毛”。</p><p class="ql-block"> 82年開始分田到戶,這是中國農村的一件大事。既然分田到戶,那原來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工具(如:耕牛、犁耙、水車、風車等等)也都要分配下去,那時我七八歲不太懂事,只記得生產隊里分東西很熱鬧,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在一起開會,鄉里干部主持,分東西的時候抓鬮抽勾,抽到實物的全家歡天喜地扛著東西回家,沒抽到的領一些補助款回家自己想辦法。我們一家算三個人口(父親在景德鎮當工人戶口不在老家)沒有抽到實物,只領了一點補助,全家分到了三畝九分水田兩畝多旱地,要耕種就需要有耕牛,當時的情況我們家單獨養一頭耕牛是不現實的,買牛的錢和以后的喂養都是問題,只能和別家共養。父親遠在幾百里之外,我和弟弟尚小 ,家里沒有男勞力,困難是顯而易見的,母親只好去村里和其他人家說好話求商量,有些人家看到我們家現實情況怕擔上麻煩受到牽絆大都不愿意和我們家共牛,但最后在母親的奔走努力下還是有幾戶族里的叔叔同意我們搭伙共同養一頭牛。</p><p class="ql-block"> 合伙人找好了接下來就要去買牛,幾位叔叔包括母親都在跑路子,因為剛剛都分田到戶要買牛的人很多,當時農村養牛的人很少供不應求,一時是很困難的。那一段時間里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今天聽說哪里有頭牛他們幾位便匆匆趕過去,一看發現牛太老干不了重活,明天又趕到另外一個地方,一看發現牛太瘦出不了力,反正記得那時兩三個月里沒碰到合適的牛,大人們都很著急,再有個把月春耕就要開始了,田地里的耕種耽擱不得。</p><p class="ql-block"> 終于有一天從鄰村得來一條消息,在二十幾里外的徐埠有個村子有頭水牛要賣,幾位大人聽到了很興奮仿佛看到了希望,第二天一早天他們幾位就去看牛了。見過賣牛的人家,主人也告訴了實情,這頭牛兩歲左右,相當于十八九歲的小伙子,健壯、力大,耕田耙地干活很好,就是脾氣挺大、好斗,喜歡和別的牛打架,有時候脾氣一上來就往水里跑不聽指揮,主人怎么馴化都調教不了,主人實在是忍無可忍所以決定賣牛。</p><p class="ql-block"> 幾位大人看過水牛聽了這頭牛的故事面面相覷,心里七上八下,一方面感謝主人的坦誠和善良,另一方面又害怕重蹈覆轍,一時拿不定主意便說回家商量,讓主人過兩天等消息。回家后幾位大人又連夜商量,一者春耕在即買牛的事不能再拖了,二者這頭牛到底能不能買?正在大家都無頭緒時有人議讓鄰村算命先生打個卦問問這牛能不能買?幾位大人拿了一斤冰糖便連夜到幾里外找算命先生拿主意,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說這頭牛目前的主人命里帶水精關,和牛相沖,但這頭牛和我們幾位大人相合,不過要做幾件事:1.在牛角上要綁一條紅布,為期三周;2.要給這條牛取個名字或者綽號,好養活;3.買牛過來的三天內要給牛每天喂一盆米糠,米糠里放半斤菜油,要讓一名童子端給牛喂食。</p><p class="ql-block"> 從算命先生家回來幾位大人便決定買下這頭牛,第二天他們幾位又去了主人家,一邊急著賣,另一邊急著買,很快就談妥成交了。記得幾位大人把牛牽回家的時候,這頭牛長著一對大大的牛角,高大健壯,一身烏黑的牛毛,牛角上綁著紅布,好是威風。牛進村時,我已在大人的安排下早早端著一盤拌過菜油的米糠候著,大人把牛栓在一棵樹下,我便把米糠端到牛面前,摸摸牛頭讓它吃,算是給它接風吧,它也算是我們幾家人的一大希望,牛抬起頭看了我幾眼,確認我的善意和眼神后毫不客氣的享用起來。牛在自顧享用美餐,村里一大堆人圍著看熱鬧,大人們便提取給牛取名字的事,有幾位信口開河說了幾個名字,其實都有點文不對題,我那年讀二年級,剛好認識幾個狗屎字,我看了看牛身上烏黑的長毛便說了句“烏毛”,幾位大人聽了聽覺得“烏毛”這個名字還算是妥帖,“烏毛”這個名字就這么定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烏毛來了,大人們按照每家田地多少來確定供養,記得我們家一輪里供養六天,其他幾家有幾天的,有十幾天的,誰家需要用牛干農活就提前幾天協調,自此以后我們家放牛的任務基本上就落實到我頭上了。七八歲的小孩放牛在當時的農村也是比較正常的事,如果家里有爺爺輩的話這活就是爺爺為主,因為我沒有爺爺奶奶所以這活就歸我了。烏毛是一頭體格健壯的大水牛,如果不順意,性格暴烈,好嬉水,喜歡和別的牛干仗基本都是占上風,打斗完了之后往往都會以勝利者的姿態威風凜凜。但另外烏毛是頭很聰明的牛,干農活時很能理解主人的意圖,力氣大,心情好的時候干活效率非常高,經過幾個月的適應,大家摸透了烏毛的脾氣,基本上也就順著它,希望它少惹事生非多干活。</p><p class="ql-block"> 也許看我是個小孩,或者是我和它在一起時間漸多的原因,烏毛和我相處得很融洽,每次我牽它去放牧吃草時它總是很開心的,那幾年里在村里及周邊的田埂草地、河邊湖畔、山崗林旁經常能看見我和烏毛在一起,烏毛在吃草、嬉水、耍泥,我在看小人書,在發呆,或在看著天空突發一些奇思妙想,我想一牛一孩這個畫面是溫馨而和諧的,歲月波瀾不驚,時光動靜如水。</p><p class="ql-block"> 那幾年里有幾件事我記憶還是深刻的,一年暑假八月份,當時我應該十歲,那幾日沒有耕種,我便跟著村里幾位爺爺到離村幾里外的新妙湖湖畔放牛,聽說那里草地開闊,草的長勢好,牛可以放養(牛繩不用一直牽在手里)。下午三點多到了湖畔,除了我們幾頭牛外,草地上還放養了很多其他村的牛,我把牛繩盤在牛角上后便讓烏毛在草地上自由吃草,幾位爺爺和鄰村的長者在一旁閑談講大道,我帶了一本剛剛在石咀橋商店買的小人書《小兵張嘎》,便獨自找了一處擋陰的圍堤腳下看書,小人書的故事情節驚心動魄,小兵張嘎的機智勇敢令我折服,日本鬼子真令人可恨,我已經是深浸書中,不知不覺便對周遭全然不察。正在看小人書結尾的時候,忽然聽遠處有人大喊“快回家,馬上要打風暴了”,才發現天空已是烏云密布,驚風漸起,一場風暴雨馬上就要到了。這時發現幾位同村的爺爺人已不見了,我便急著去找牛,放眼望去草地上牛已經很少了,有的已經被主人牽著急急往回趕了,我沿著圍堤邊找邊喊烏毛,眼淚快要掉下來了,碰到一位鄰村的大爺,大爺說“崽里,有頭大水牛好像是你的,剛才它和兩頭牛打架,一直把它們追到圍堤的另外一頭去了,趕緊去找,馬上要下風暴雨了。”我急急的向幾百米開外的圍堤另一頭跑去,跑了大半路碰到烏毛也著急的往回趕,發現烏毛滿身是泥,身上有幾道刮痕,看得出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我跑上去抱住烏毛的牛角大哭起來,一是為它身上的傷痕,另外是怕烏毛丟了今天我是回不了家的。此時,豆大的風暴雨無遮攔的傾瀉下來,烏毛把頭高高仰起在我的頭上有意為我擋雨,不知道烏毛此時心中是否是有點內疚?有點擋雨作用但效果不好,周邊近處沒什么遮攔,我又牽著牛躲到附近的一棵大樹下,我和牛都淋了個落湯雞。個把時辰雨停了,時候不早已近黃昏,幾位同村的爺爺應該是早回家了,這時才發現我新買的涼鞋和小人書不見了,找了一遍無果,雨后的天色漸黑還有幾里路要趕,只能牽著烏毛回家了。剛到村口,只見母親拿著一根竹棍又急又氣的迎過來,估計是她以為我貪玩把牛差點弄丟了,亦或看見我一身濕漉狼狽的樣子心疼,母親是急性子有脾氣的女人,一邊用竹棍抽我一邊說到“這么貪玩,要是掉到河里,要是把牛丟了如何是好?我要你今天長點記性。”我挨了幾下母親的竹棍,烏毛便過來攔在我和母親中間,不讓我多挨打,它也幫我扛了幾棍,我想這次如果不是烏毛解圍,恐怕一頓暴揍是難免的。</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正是雙搶,母親在水田里耕田,我給母親送水和農具,那次剛走到田岸上,只見無論母親如何吆喝烏毛站在田里就是一動不動,就如一個小孩發倔脾氣了聽由父母怎樣動怒就是不去理睬,這時父母往往也是無奈。我和母親說可能烏毛想喝水、想休息一下,母親便讓我牽著它到附近的一個小溪喝水,來到小溪烏毛開心至極,喝飽了水,在小溪里泡澡打了幾個滾,又吃了幾口水草后便主動上來自覺回到田里干活了。這時我自告奮勇和母親說讓我來學耕田,我已經有一米五六了,足足比犁柄要高了一個多頭,烏毛也很配合我,母親教我犁尖吃土多了就壓一下犁柄,吃土少了就把犁柄提一下,左右拐彎要掌握好角度,要通過牛繩和吆喝聲來掌握牛的前進或轉彎方向及速度,耙田的時候要兩腳斜站,注意身體平衡,可以用右手拉住牛尾巴以保證自己重心站穩,烏毛不時回頭來觀察我情況,好似以便它來配合。不知不覺,在母親的教導下,在烏毛的協助配合下,我在那天竟然學會了耕田、耙田和燙田,這說明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我離一名合格的農民又大大的近了一步。</p><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烏毛已經來了有三四年了,幾家的農活它都是重要的參與者。那年九月份,不知什么原因烏毛突然進食很少,毫無精神和力氣,走路都有些搖晃了,有人說可能是吃了爛了的紅薯(爛紅薯有黃曲霉素),又有人說可能是發牛瘟,因為臨近幾個村也有這種情況,大家頗為著急,季節不等人農活耽擱不得,后來大人們商量之后從別處買了一頭母水牛過來,我還記得那頭牛叫“圓角”,因為牛角較圓,圓角是一頭溫和的牛。</p><p class="ql-block"> 新牛買來了,大人們便要考慮如何處理烏毛,有人說盡快賣掉,能回多少本就回多少本,有人說再治療一段時間看看,說不定能治好就能賣個好一點的價錢,有人說實在不行就只能把牛殺了賣牛肉,牛皮也能賣些錢。我一聽說要把烏毛殺了便急著說“不能殺牛,殺牛是造惡的事”,那位大人便說舍不得殺那就讓我家買去慢慢給它養老送終好了,我一時語塞但還是覺得殺牛是萬萬不能做的事,母親后面說“干活的牛是不能殺的 ,殺牛是惡事,再說這幾年烏毛給各家也干了好多活。可以一邊養著,一邊讓牛販子看看有沒有好的買主,說不定它和下一家有緣份呢。”</p><p class="ql-block"> 我讀書的學校旁邊有幾個大樹,熱天時有些人在樹下乘涼歇腳,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里成了方圓幾公里牛販子趕集的地方,好像每周六周日不定時有牛販子牽著牛過來找買家,記得多的時候有十幾二十頭,少的時候三五頭。大人們自己有時候也讓我把烏毛牽去碰碰運氣,烏毛瘦骨嶙峋狀態不佳,我一般把它栓在最旁邊的樹上,鋪點稻草好讓它躺著舒服些。這些牛猶如一群待嫁的處在黃金年齡的女子在等待著媒婆、郎君來上門訂親和迎娶,但烏毛顯然是另類,好似一名病婦怨女,在風燭殘年的時候等著一位好心人過來收留。買牛的人一般都會圍著健壯的成年牛或者是正在成長的小牛左看右看,和牛販子討價還價,烏毛鮮有人問津,偶爾有一兩個人過來時,烏毛都會努力站起來,打起精神等著他們點評,好像告訴他們它還是能干活還是有價值的,每每此時我心中都是無比難過,想當初烏毛猶如一位高大魁梧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現在變得如此體殘羸弱。經常我會拔些青草或者去地里割些菜過來喂它,摸摸它的牛角拍拍它,它一邊吃著草、菜一邊不時抬頭看看我,眼里似乎充滿了感激。</p><p class="ql-block"> 終于有一天還是迎來了一個買主,十多公里外的另外一個鄉鎮有位叫“王拐子”的來了,聽說王拐子自小腿疾,由于家境貧寒無錢跟進治療落下殘障,四十不到老婆病故,一家孤苦一人,和別人共養的牛被人偷了,別人又怪罪于他說他沒把牛看好,后面全村也沒有人愿意和他搭伙,沒什么錢便只有自己過來碰碰運氣。</p><p class="ql-block"> 不知為何,大概是王拐子沒錢的原因,他竟然看上了烏毛,幾位大人也考慮到烏毛和王拐子的實際情況,或許也是急著了卻一樁心事,稍微討價還價就成交了,那天是十一月份的黃昏,秋意漸濃,王拐子交了錢就要牽牛走,我便去家里打了一大盆米糠,拌了幾兩菜油,正如和迎接烏毛的到來一樣這次是為它送行,這一別恐怕難有來時。</p><p class="ql-block"> 吃完這盤拌油米糠,王拐子便牽著烏毛上路,這里只有它留過的足印已沒有它的留戀了,在有些寒意的秋風里,我站在路口為烏毛送行,他(它)們步履蹣跚的艱難的往西去,幾百米開外要過一個小坡嶺,走到坡嶺上烏毛停下來扭過頭靜靜的向我這個方向張望,寒秋落日的暈光灑落在小坡嶺上,灑落在烏毛身上,遠遠的可以看見它那一身長長的烏毛猶如衰草般在秋風中凌亂的飄舞,幾分鐘后烏毛和那暮日一起消失在我雙眼的朦朧里。</p><p class="ql-block"> 從此,便再無烏毛的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謹以此文紀念兒時的好伙伴——“烏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巨鹿县|
寻乌县|
巴彦淖尔市|
横峰县|
宜兴市|
石阡县|
和田县|
桃源县|
新沂市|
衡东县|
扶风县|
凌海市|
邵阳市|
阆中市|
永年县|
监利县|
文山县|
抚宁县|
平罗县|
岳阳市|
潮州市|
新河县|
饶河县|
通辽市|
晴隆县|
津市市|
治多县|
柳州市|
剑阁县|
盐城市|
郧西县|
营口市|
左云县|
长治县|
榆林市|
金川县|
武宣县|
绵阳市|
辉南县|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