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西藏以前去過幾次,但從沒走過阿里大環線,疫情在家閑的沒事,五月底趁北京疫情降為三級,出京政策剛剛松動就馬上離京進藏。從北京坐飛機經西安轉機飛拉薩,一路防疫檢查雖繁瑣,但還算順利。</p> <p>這季節從飛機上看西藏有雪的山峰巨多(大多不是常年雪山)。</p> 下飛機在機場就可以租車,因為疫情來西藏人少,這時租車價格相對較低(還車的時候車價幾乎漲了一倍)。因為直接從北京飛拉薩,對高原反應要適應需要一些時間,所以開始幾天都在拉薩或周邊轉悠。 <p>D2.桑耶寺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的扎囊縣,距拉薩120多公里,是西藏第一座寺廟 ,是西藏文化的發祥之地,也是藏傳佛教的起源地。</p> <p>D3.在拉薩選擇住宿酒店和布達拉宮廣場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從酒店出門通過廣場疫情檢查站進入布達拉宮廣場也就幾分鐘,拍照十分方便,幾乎每天早晚都會去廣場遛一彎。</p> D4.離開拉薩的第一站就是羊卓雍錯,記得以前來這是不收費的,現在也開始收門票了。 <p>離開羊卓雍錯,過了浪卡子縣城大約30公里,看到路邊停靠了很多車,以為是等待區間測時間(路邊有區間測速終點牌子),其實這里是從公路去姜桑拉姆冰川最近的地方,走去冰川沒時間了,就用無人機飛過去拍了幾張。</p> 在往前走路邊就是卡諾拉冰川,但現在你不進景區開車路過也要收費,有點不講道理。 傍晚趕到江孜縣城入住。 <p>每天晚上江孜宗山古堡景觀燈都會開啟。</p> 白居寺位于西藏江孜縣江孜鎮,南、北、東三面環山,緊鄰宗山古堡。 寺內白居塔亦稱“十萬見聞解脫大塔”, 亦稱“白居塔”,是迄今西藏境內保存完好,最為雄偉華美的建筑珍品。始建于1414年,歷時十年,耗工日百余萬才完成。塔高9層,高42.4米,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組成。 <p>D5.帕拉莊園是江孜地區著名5A景區,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西藏三大領主貴族莊園,驅車到地方才知道疫情期間暫停開放。正巧趕上那附近的鄉里舉辦演出活動,就順便過去觀看了一會兒。</p> <p>當地純粹的原生態演出,雖都不是專業演員,但能歌善舞藏族人表演的有模有樣。</p> <p>因為同行的伙伴高原反應有點嚴重,所以我們放慢了行進速度 ,盡量開始在低海拔地區多待些時間,所以今天計劃到不遠的日喀則入住,時間比較寬松,所以也不著急趕路,看到路口有指向去紫金寺牌子就拐了進去。</p> <p>紫金寺現在是藏傳佛教覺囊派的寺院,是一座相當古老的寺廟,距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100多年前這里為抗擊英國侵略者還曾發生過激烈的戰斗,在紫金寺保衛戰中,9個扎倉和擁有40根柱子的大殿,還有9座樓房和60所僧舍,均毀于英軍的炮火之下,寺內的文物被侵略軍洗劫一空。</p> 站在紫金寺這里可以遠眺江孜宗山古堡和紫金濕地,整個江孜縣城也盡收眼底。<div><div> </div></div> <p>在日喀則當地開出租的小哥帶我們繞道后山開車來到小布達拉宮(桑珠孜宗堡),這地要真是爬上來還是有點累。</p> 桑珠孜宗堡人稱日喀則的小布達拉宮,是西藏城堡建筑中出類拔萃的代表作。古堡占滿整個日光山頂,既高大峻拔,又典雅俊秀。<div> 桑珠孜宗堡于1363年落成,五世達賴喇嘛在桑珠孜宗堡內,坐床問政近3個月。五世達賴喇嘛回拉薩4年后,才開始修建布達拉宮的白宮,又過了四五年紅宮部分才告完工。 因此,桑珠孜宗堡比布達拉白宮(1645年)、紅宮(1690年),分別早了282年和327年。 另外,從文獻記載和歷史圖像顯示,桑珠孜宗堡與布達拉宮在形制和氣勢上非常類似,都是中央紅宮(堡)、兩側白宮(堡)的形態構成,總體比較,二者中部皆略高于兩側,就連西端的圓堡都很相似,只是在規模、體量和細部上有所區別而已。所以桑珠孜宗堡據說是布達拉宮建筑樣式的祖版。<br></div> <p>D6. 扎什倫布寺可與拉薩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p><p> 我們選擇住宿的酒店就在扎什倫布寺隔壁, 早晨用無人機航拍很方便。</p> <p>上午有同伴去游覽扎什倫布寺,有些以前去過的就在酒店休息。酒店13:00點退房,今天的目的地是珠峰腳下的定日,二百多公里路用不了多少時間,于是也是邊走邊玩,順路又去了格魯派(黃教)的嘎東寺和薩迦派(花教)的俄爾寺。</p> 在西藏大大小小的寺廟參觀,與不同裝束的喇嘛擦肩而過,可是就是這些看似大同小異的寺廟和喇嘛卻有著很多不同,藏傳佛教其實有很清晰的派別之分。<br> 藏傳宗教主要有寧瑪派 (俗稱紅教)、噶當派、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苯教(俗稱黑教)等前期五大派和后期的格魯派(俗稱黃教)等。派別差異是因不同師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據不同經典和對經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內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眾多派別。<br> <div>這里應該是西藏的農區,沿途都是春天耕地播種的場景。</div> 西藏在開耕的日子里,耕地的牦牛被打扮得格外靚麗,牛角間扎著五彩的哈達,耳朵和背上都飾有顏色鮮艷的瓔珞,額頭上掛著多彩的頂花。多年來的雪域高原“開耕”的牦牛一直延續著這種裝扮。現在很多地方已經用“鐵牛”(拖拉機)代替傳統“耕牛”,雖說勞作方式發生了改變,但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開耕”文化,卻一直留在藏民心間。<br> 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自治區的定日縣、聶拉木縣、吉隆縣和定結縣(這實際是個很大的區域)。1988年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山、高原生態系統。 <p>G318國道邊在距離定日縣城差不多20公里的地方建有一個珠峰觀景臺。天氣好的時候一樣可以看到珠穆朗瑪峰。</p> <p>考慮到同伴高原反應的因素,所以放棄在絨布寺留宿選擇在定日白壩鎮入住,這里去珠峰比較近。吃晚飯時突然看見天邊紅了,出門用無人機拍了幾張。</p> <p>D7.因為即不打算遭受珠峰腳下高海拔住宿的痛苦,又想目睹日照金山的珠穆朗瑪峰的輝煌,所以今天是行程中出發最早的一天(天沒亮就啟程了)。</p> <p>在上山去珠峰的路上還有個珠峰觀景平臺,這平臺離我們住的酒店大約35公里,路上沒車,但天黑彎路太多緊趕慢趕總算到的不算太晚。</p> <p>2001年曾經去過珠峰,那時的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其實幾乎就沒路),要不斷的下車搬石頭才能前進。現在去珠峰全是柏油路了,雖然有蔚為壯觀的108道拐,但和以前路況比實在是太好走了。</p> 自駕車開不到絨布寺,半途要換成景區大巴車(自駕車有停車場)。 <p>現在雖然珠峰大本營不讓去了,但是在絨布寺這看珠峰效果差不多。</p> 去珠峰前看地圖似乎上下山有2條路,在絨布寺和大巴司機聊天,無意間問司機去佩沽錯下山怎么好走?司機非常熱情的給我介紹一條近路并畫了張簡圖,說可以節約2小時時間,并避開108拐。 大巴司機介紹的線路是條土路,而且gps沒有導航,但是我們按著介紹還比較順利的下山,從老定日薩嘎鎮重新回到G318繼續前往佩沽錯。 佩沽錯位于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與聶拉木縣交界處 。 佩枯錯是珠峰保護區內最大的內陸湖泊, 海拔4590米。 佩枯錯湖面不大,三面環山,右側就是著名的希夏邦瑪峰,碧海藍天,仿佛神仙眷侶。 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米 ,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高峰。<div>同時觀看希夏邦瑪峰和佩沽錯的位置一定要離開公路,最好沿湖邊土路到湖的對面,這樣可以同時觀看到雪山和湖水。</div> 天突然下雨了,原計劃是到吉隆入住,陰差陽錯的最后趕到薩嘎了入住。 D8.今天計劃趕到普蘭(550公里),主要任務就是趕路。<div>路過號稱的“五彩沙漠”。</div> 路旁不斷能看到野生動物。<div>黑頸鶴<br></div> 藏原羚 藏野驢 走著走著還飄起了雪花。 沿途風景 馬攸木拉山是日喀則地區和阿里地區的地理分界,翻過馬攸木拉達坂(海拔5211米)才算進入阿里地區。<div> 原計劃到普蘭是為了住宿,后來查詢發覺在巴嘎鄉塔爾欽也有不錯的酒店,于是就摸索過去,沒想到這小地方還真有二星級的酒店。塔爾欽位于神山岡仁波齊南面,是轉山活動的起點。</div><div> 塔爾欽海拔約4600米,最早只是是神山岡仁波齊山腳正南端的一個小村,是巴嘎鄉政府和崗薩村村委會所在地。塔爾欽作為一個村名氣比巴嘎鄉、甚至薩嘎縣的名氣還大,是因為這里是來岡仁波欽轉山落腳的第一站,這些年來轉山的人數不斷增加,如果趕到馬年或是特殊年份更是人潮如涌。轉山的人也由原來單一的藏民、尼泊爾人、印度人發展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不同種族的集合,塔爾欽已經大有名氣,所以有很多人到這里來投資酒店、餐廳 。<br></div> D9.岡仁波齊在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四大宗教教徒所尊崇的世界中心,而不僅僅是一個雪山。在西藏,一個佛教信徒一生最大的心愿莫過于去岡仁波齊朝圣,在他們看來,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便可以洗凈一生的罪孽,轉十圈可在500輪回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就可以升天成佛。我們雖不是佛教徒,也沒打算轉山(一圈53公里),但還是想一睹神山真容。<br><div><div>日出前頂著月光就出發了<br></div></div> <p>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云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我們只在日出前一會看到了峰頂。</p> <p>日出后頂峰很快就躲進繚繞的云霧中不見真容了。</p> 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 <div>離開岡仁波齊就去看圣湖瑪旁雍錯。</div>瑪旁雍錯,藏語意為“戰無不勝的碧玉湖”,位于阿里地區普蘭縣,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最深處81米,轉湖周長大約90公里)、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 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瑪旁雍錯,也被稱為”世界江河之母“ 。瑪旁雍錯是中國目前實測透明度最大的湖,透明度可達14米,清澈通透。清澈的湖水與藍天相映,博大而坦蕩。湖畔有納木納尼雪山簇擁,山光水色,出神入化。 <p>吉吾寺又名“極物寺”,是建立在“圣湖”(瑪旁雍錯)邊山上的一座小寺。吉吾寺的規模不大,只是在山坡上有幾間藏式佛舍,但其建筑布局是仿效布達拉宮的樣式。相傳是蓮花生大師晚年修行七日的地方,巖石上至今還留有一個大師的腳印。寺里還有據說是從圣湖龍宮里迎請來的蓮花生大師的塑像。</p> <p>吉吾寺湖邊聚集了很多海鷗。</p> 瑪旁雍錯西側有個鬼湖,藏語稱“拉昂措”,相傳是瑪旁雍錯的姊妹湖,兩湖有地下水道相通。有趣的是,瑪旁雍錯的水是淡水,而拉昂錯的湖水則咸澀無比,以致湖畔寸草不生,被稱為有毒的黑湖。其實鬼湖的湖水還是很漂亮的。 <p>站在兩湖間旁的山坡上,用無人機飛得高點可以同時拍到瑪旁雍錯和拉昂錯。</p><p>中午離開鬼湖前往扎達土林。</p> 札達土林札達縣最著名的地貌風光區。 扎達土林屬第四紀次生構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經漫長時期流水侵蝕而形成的極為獨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個扎達縣內。方圓數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高低錯落的“土林”千姿百態。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嚴整的山體有的宛若一字排開的羅漢。在朝霞和夕陽的映照下,山紋明暗有致,色調金黃,生動富麗。 <p>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分布著石林、土林、泥林、沙林等各種特殊的自然景觀之“林”,但以景色壯觀、氣勢龐大而論,沒有一處能與扎達土林媲美。以前我去過著名的云南元謀土林,那是散布的幾處玲瓏精致的土林山谷;也去過山西大同的土林,那規模就更小了,再看西藏札達土林,那是一望無際,蒼茫起伏的土林大地蔚為壯觀。</p> 傍晚前來到古格王朝,現在這不進城堡里寺院,爬上去也不收門票。 回到酒店時突然變天,馬上用無人機升空拍了幾張。 D10.想去看看土林日出,但昨天沒準確踩點,早晨開著車瞎轉。 早晨拍照光線非常柔和。 <div>早餐后有同伴還想去古格王朝看看,結果又去了一趟。我就沒進去,在景區外玩無人機 。<br></div> 景區這里連“最佳拍攝機位”都給指定好了。 扎達土林非常大,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色,這次都沒時間都轉到。 <div>今天計劃趕到阿里獅泉河,昨晚吃飯時遇到當地熱心的食客介紹了條近路(導航儀沒有),正好在酒店大堂看到介紹霞義溝土林也在這條路附近。依然也是邊走邊拍,路過一個路口寫著去東嘎皮央遺址就拐了過去。</div> 皮央和東嘎遺址坐落于西藏阿里札達土林的圍抱之中,位于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的東嘎村、皮央村。東嘎?皮央遺址由東嘎扎西曲林寺遺址和皮央石窟群組成。 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晚的一處大規模石窟遺存,也是西藏高原上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一處佛教石窟遺址。因發現較晚,并且石窟群隱藏在深山之中,附近臨近東嘎、皮央兩村,故得此名。<div> 東嘎?皮央石窟群,是一處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組成的大型遺址,它是目前所發現的海拔最高、壁畫面積最多的高原石窟群。山壁上散落著數千個洞窟,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山頂上可見一紅色建筑殘體,該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石窟遺址,素有“第二敦煌”的美稱。洞窟遺址下,一個小村落靜靜地守護著這一千年的藝術寶庫。<br></div> <div> 上世紀初,英國探險家麥克斯曾經來到這里,但是嚴酷的高原氣候令他吃盡了苦頭,他沒有進行任何具有價值的科考和發掘,就匆匆離開了。在他的日記中,我們只能看到非常簡單的記錄:“這或許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或古堡的遺址。”他的記錄沒有引起外界的注意,直到80多年后的1992年,隨著國家組織的聯合考古活動開展,這個宏偉的城堡群落才被真正發現并逐漸被外界所知。<br></div> 東嘎—皮央石窟群規模較大,聽當地傳聞,這里的洞窟數量是"前山一千,后山一千",兩千多個洞窟數量將近敦煌石窟的三倍。如今很多洞窟坍塌,現存洞窟總數不及千座,包括禮佛窟、禪窟與僧房窟、倉庫窟與廚房窟等不同類型的石窟。禮佛窟內繪制有壁畫,內容包括佛、菩薩、比丘、飛天、供養人像、佛傳故事、說法圖、禮佛圖、各種密宗曼荼羅以及動物、植物和不同種類的裝飾圖案。1996年,東嘎—皮央石窟被列為西藏自治區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為原計劃是導航到霞義溝土林,突然拐到這里導航儀就有點亂了,原路返回時我又睡著了,等醒了已經過了拐向霞義溝土林的路口,所以與霞義溝土林擦肩而過,有點遺憾。<div> </div> 路上唯一的一次以看到彩虹。 <p>進入阿里地區的首府獅泉河是一路防疫檢查最嚴格的,所有體溫測量都是用水銀體溫表(他們認為非接觸的額溫計測量根本不準)。體溫檢測合格并進行一系列掃碼填表才發給路條,憑這路條各酒店才能安排入住。</p> <p>D11.今天的計劃就是去班公錯游覽,然后還返回獅泉河住宿。</p> 班公錯是美麗的,更是神奇的,湖的東面(中國境內)是魚蝦滿湖的淡水,西面(印度境內)是少有魚類的咸水。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造成了這種局面。 西藏的湖原本大部分都是咸水湖,班公錯也是。數百萬年來大量的雪山融水慢慢的匯入了班公錯中,湖的東面匯入的雪水遠遠多于西邊,所以慢慢就造成了今天這種情況。班公錯的東岸緊鄰阿里的219國道,而它的西部已到了印度境內。其中東邊的4/5位于日土縣境內,西邊1/5位于印控克什米爾境內。整個班公湖面積604平方公里。目前中國實控413平方公里,約占68.5%。印控中國拉達克地區為191平方公里,約占31.5%。 <p>D12.班公錯是我們這次阿里之行的最遠端,行程至此我們就離開獅泉河走阿里北線開始返回拉薩了。</p> 聶耳錯 不斷會看到西藏野驢,今天趕到改則縣入住。 D13.阿里北線的路比想象的好,現在全是柏油路了 沿途景色 <p>藏野驢</p> 藏原羚 達瓦錯 <p>今天到措勤縣比較早,在酒店休息了一下,傍晚開車出去拍日落,找到一個山坡,左邊可以看到蔡幾錯,右邊可以看到齊格措。</p> 齊格措 D14.今天選擇走措勤縣-扎日南木錯-瑪旁雍錯-文布南村-尼瑪縣這條號稱的阿里中線,這條路是砂石路,而且幾乎現在通用的所有導航軟件都不能全程準確導航。這種選擇就是為了看看沿途這些美麗的“錯”。 扎日南木錯 當惹雍錯 當穹錯 <p>這條路沒有準確導航,主要是按照車轍走,走這種路最怕是迷路,這是路上為數不多看到的路牌。</p> <p>走這條路我們基本是靠前人走過的軌跡,這些軌跡不一定最佳線路,但最起碼是別人走過的線路。但我們按軌跡走遇到過現在的路讓鐵絲網攔上了,只能重新尋找新路先繞過去,盡量再回到原軌跡線上。</p> <p>不幸的事終于發生了,在這碎石路上爆了一條胎,幸好租車的時候專門買了輪胎險。</p> <p>在海拔4600米的地方換胎還是很辛苦的,這車自重就2.1噸,搖千斤有點費勁。</p> 這是我們實際走過的行車軌跡,標注的紅線就是我們沒按原來軌跡走(路太窄)繞了一下,但最后還是回到原來的軌跡上了。 這條線路現在過了文布南村就是柏油路了。 D15.繼續回到阿里北線(G317)沿著平坦柏油路繼續前進。 <p>今天在達則錯終于開始見到了心心念念藏羚羊。</p> 這種打斗的場面可不多見。 色林錯是目前西藏最大的湖。色林錯湖泊面積近幾十年不斷擴大,近十多年來最明顯,湖面面積增量是前24年增量的近4倍。截至2014年,色林錯面積已達2391平方公里,成為僅次于青海湖的我國第二大咸水湖。 在班戈錯看到了大群的藏羚羊。 這群在水中的藏羚羊大約有70只。 <p>D16.以前去過納木錯的扎西半島景區,這次從尼瑪縣出發想去納木錯的圣象天門景區看看,可不巧正趕上這幾天景區驗收檢查不接待游客。</p> <p>我們走了幾條路(砂石路)都無功而返,每個路口都有人在那執勤(還配備了房車準備全天候蹲守)。進不去圣象天門景區就開車沿著湖邊邊走邊拍,最后到也沒去扎西半島景區。晚上入住當雄的溫泉酒店。</p> D17.在當雄終于見到久違的大面積綠色,阿里這一路基本就沒見到過樹木和大片的綠色。 <p> 下午回到拉薩,結束了大約行駛了5000多公里的阿里大環錢行程。這次自駕出行的體會是,西藏的路太好了(超出想象),去阿里如果選擇走南線和北線,全程都是柏油路,轎車行走都沒問題。現在阿里的中線道路差些還是砂石路(需要吉普車行駛),但目前有些地段也在修,相信以中國的建設速度,不久的將來也會大大改善。如果選擇在縣城一級的地方,都有星級以上的酒店,有些酒店甚至還有提供氧氣的房子。總之如果你高原反應不嚴重,走西藏吃、住、行和在內地旅游很接近了。</p><p> 回拉薩依然入住布達拉宮廣場邊上的酒店。</p><p><br></p> <p>D18.清晨再次來到布達拉宮廣場,再見布達拉,再見拉薩,再見西藏。</p> <p>更多主題鏈接請看:</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0yokuf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布達拉宮</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3xmhy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羊卓雍錯</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74x88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江孜宗山古堡</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85uvh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日喀則小布達拉宮</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9jj18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扎什倫布寺</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ak4gy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珠穆朗瑪峰</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cr2br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自駕阿里大環線-佩沽錯與希夏邦瑪峰</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d3ysb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神山岡仁波齊</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f6xxz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圣湖瑪旁雍錯</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h2vr9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札達土林</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hywuj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古格王朝遺址</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k9bjp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東嘎?皮央遺址</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nenjj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班公錯</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d3ysb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神山岡仁波齊</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ot39y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一錯再錯”</a></p> <p><a href="http://www.xsjgww.com/31qur5cs?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自駕阿里大環線-野生動物的樂園</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塔河县|
丰城市|
吴旗县|
福安市|
会昌县|
瑞安市|
子洲县|
宁安市|
桂阳县|
三河市|
绿春县|
永济市|
淮北市|
黄梅县|
武定县|
三亚市|
舟曲县|
定安县|
安仁县|
南江县|
息烽县|
西畴县|
盐津县|
尖扎县|
巴楚县|
蓝田县|
蒙自县|
云梦县|
定南县|
嵊州市|
新营市|
青海省|
上林县|
皮山县|
雅安市|
靖西县|
武夷山市|
扎鲁特旗|
于田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