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何劍明</h3><h3><br></h3><h3>在蘇中,栟茶的名氣是很大的。栟,讀bīng時,古指棕櫚;而念ben,則專指栟茶了。《現代漢語詞典》就釋為:地名,在江蘇。栟茶古名南沙,由于古代海水沖擊,兩晉至 南北朝時期逐漸聚沙成陸。唐初為煎鹽場亭,始有移民居住。栟茶在唐初為煎鹽場亭,始有地名。武則天時,駱賓王反叛事敗,曾遁跡至此。宋大歷中范仲淹筑堰御潮,蜿蜒的范公堤,綠蔭迤邐,古跡尚存。趙宋南渡后,移民聚居,煎鹽獵漁,又廣辟草萊,建寺營宇,漸漸繁榮。延至明清,已是商賈填闉,文風稱盛,為蘇中名鎮了。趙宋南渡后,移民聚居,煎鹽獵漁,又廣辟草萊,建寺營宇,漸漸繁榮起來。延至明清,已是商賈填闉,文風稱盛,為蘇中名鎮了。</h3><h3><br></h3><h3>栟茶的得名,有個說法,很久很久以前,這里長出一棵栟櫚和一棵茶樹,漁家出海,歸港時以為標志。然而栟鎮的聞名,并非只因取名的獨特。幼時聽說過關于栟鎮的很多奇聞軼事,原來都不是空穴來風。</h3><h3><br></h3><h3>史載,清朝末年席卷全國的搶米風潮,在江蘇即以栟茶為最。但史書多載為東臺搶米風潮,因栟茶歷史上曾轄于東臺縣,卻不知就是當下歸屬如東縣治的古鎮栟茶。新四軍東進后,栟茶曾是蘇中軍事重地,留下過陳毅和粟裕的足跡,陶勇收服海盜孫二富的故事,更是充滿傳奇色彩。<br></h3><h3><br></h3><h3>清史上被列為四大文字獄之一的東臺徐述夔案,就發生在栟鎮。栟茶因處海隅,為心懷異見的俊逸之士辟就了歸隱之處。元清時期,蒙滿入主中原,文人雅士多聚集至此,他們筑室置地,焚香誦書,或激揚文字,抨時擊世。</h3> <h3>幼時嘗聽過一則故事,說是栟茶某宅上空,每到夜中有綠火上竄,應是豪氣沖天,該出王者的。有人報知京城,皇上差人前來捉拿。原是某人家果有稱王野心,用剛砍下的青竹,將竿里通了,再在下面點火燃燒,火焰就成了綠色。</h3><h3><br></h3><h3>清史上被列為四大文字獄之一的東臺徐述夔案,滿紙血腥,驚天動地,也發生在栟鎮。徐述夔案真個與反朝廷有關。</h3><h3><br></h3><h3>徐述蘷是清朝乾隆三年戊午科舉人,他的試卷經禮部復查,認為有違礙之處,罰他停考進士。徐述蘷心生不滿,便建了個“一柱樓”,取鶴立雞群之意,以明決不傍依他人之志。又著《一柱樓》、《茶場志》等數十種,《一柱樓》詩中“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奪朱非正色,胡乃亦稱王”等句,反清意識是顯見的。是時文人圈不敢小覷,算得人物。</h3><h3><br></h3><h3>后懷祖之子、徐述蘷之孫徐食田與大族蔡家因贖田糾紛引發大案,已故徐述夔、徐懷祖父子被之以剖棺戮尸、梟首示眾之刑。徐食田等則由乾隆帝將斬立決改為斬監候,秋后處決。據說開棺時,徐述蘷頭頗早不斬自落,且怒目相向。此案株連者無數。著名的《唐詩別裁》編訂者、原禮部待郎加尚尚書銜的沈德潛,因為替徐述蘷作傳而“革其職,奪其謚,撲其碑,段其祠,碎其尸”。一時乾清震驚,舉國駭然。傳說清兵在四處抓拿徐姓人氏時,徐人四散,將祖宗牌位藏在身上,遇有盤查果是徐姓,他們便指天詛咒:“姓徐的狗日的!”至今栟茶一帶仍流傳著這句帶著血腥的歷史笑話。此后,一柱樓漸趨衰落。辛亥革命后得以昭雪,并重修一新,立匾一方,上書“古一柱樓”,是張謇手筆,古樓后漸漸無存。<br></h3><h3><br></h3><h3>栟鎮是我的祖居之地。據家譜,“我族原出閶門”,即蘇州。現今大多數江北人將睡覺戲稱為“去蘇州”,正是被遷徙的蘇州移民念念不忘祖地的心結。明初將蘇州等地元代富豪和張士誠殘余勢力,遷往蘇北蘇中淮安鹽城等地,史稱“洪武趕散”。我祖在元末與張士誠交好,應是通了關節,僅被趕往與蘇州一江之隔的唐代古鎮栟茶。</h3><div><br></div><h3>小時候,栟茶是常掛在爺爺嘴邊的。爺爺每次回祖里,30多里地,全使著兩條腿,從不說累。有時帶了我去,在東街的祠堂里拜過,就去北街的一處住著。這是一條滄桑著的南北向古巷,巷里門朝東,開了便看到院子,自然有老樹,似乎還有些山石。爺爺說這是老家。老家的人卻是不老,只是朝南的老房子極舊,滿屋里灰黑,許是常年香火所熏,又似乎從來沒有過撣塵,到處吊著長長的毛毛的灰絮。想想里面應走出剃著腦門、留著長辮子、舞著長袖的清朝人。我惦記著要看竹子怎樣燒出綠火,卻被爺爺掌了嘴。以后栟鎮就少去了,以至淡漠起來,記憶里是灰色古舊的面貌和那熠熠的綠焰。</h3> <h5><i><font color="#ed2308">栟茶籍演員馬伊琍</font></i></h5> <h3>真正認識栟茶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一次到了栟茶,但見老街依舊,正中路面為條石橫陳,兩面為側鋪的青磚。磚石歷經數朝,千百年來已被踩得光滑锃亮。條石上、金錢、八卦、壽字、“?”圖,神秘地解說著關于古鎮的文化。金鯉飛龍,玉兔蝙蝠,則騰動著古鎮人虔誠的祝福與希冀,也展示著古鎮人某種不大安分的動態心理。一處天棚,木頭結構,像神龕上的金頂花蓋,雕板畫梁,古風猶存。乍看去,是個帶翼的,好像要飛了去。</h3><h3><br></h3><h3>老家故址成了新街區。后人新建了房子,就在栟茶運河邊上,對面是老栟中。院子里,花草茂盛著,炫示著家運仍舊。遠房的奶奶輩吧,手托水煙臺,紙芒一吹,奶奶輩本就瘦削的腮幫夸張地癟了下去,水煙臺兒就咕嚕咕嚕起來,稍停,一團煙嫻熟而精準地吐了出去, 吐成圈兒,吐成縷兒,吐成何家家史。</h3><h3><br></h3><h3>“你家那房老老爹是老二。”奶奶輩放下水煙臺,給我端上天水茶。原來,我的祖在栟鎮生活拮據,不愿固守祖業,便出外闖蕩,跑到栟茶西邊一處叫做居家灣的地方,另起爐灶。后來竟然小發,成了當地屈指可數的家族,與栟鎮長房也一直走動著。我出生在那里,記得家里是三合廂房,開著中藥鋪子,堂屋是中藥房,藥碾聲聲和中藥味是幼時最初的馨香記憶 。如此說來,我祖倒是不大安分的了,想想自己向也不太甘于寂寞,便驚嘆血緣的力量,驚嘆栟鎮地域文化的偉力。</h3><h3><br></h3><h3>其實,偏處海隅的栟茶確是沒有自甘寂寞過的。古有徐述蘷案、近代搶米風潮,現代史上的鹽家造反,孫二富入海為寇,都是栟人不羈所為。十年歲月,連學生中最先造反的,也是拼人。那個時期,據說人們閑得無事,又不愿干坐,便尋思窩里斗,還斗得有滋有味,有卯有譜,直斗得都沒了說話的力氣,直坐在那里喘息看天……后來趁喘氣的功夫向外面一瞅,嚯,這世道變得驚人的快,方覺栟地起步晚了。</h3> <p class="ql-block">栟人一旦動真格,便風生水起。栟茶臨海,本沒有路。最知道要過日子須修路。先是開了條能并行5輛大卡車的新街,栟茶就流動起來。路邊的棕櫚和桃,美人蕉,風仙花,白玉蘭,龍爪柳,春蘭秋菊,流出彩色的四季。老街在流動,小巷在流動,蕩滌雜草,卷去青苔,殼屑痰跡,也一并除了去,栟鎮就成了省級衛生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是文風稱盛,栟鎮人強烈的文化歸向心理,使他們注意到了文化的滲透力與參與作用。于是那所在省內久負盛名的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更以嚴謹的學風錦上添花,國內馳名;建于宋咸淳年間毀于1946年的壽圣寺,遷至關帝廟遺址開放佛事活動;早已蕩然無存的徐述蘷“一柱樓”,也不知何時豎立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說石板老街是栟茶的主心骨,沒錯。幾十年前,寫《艷陽天》《金光大道》的作家浩然來到我在的縣城掘港,那時候掘港的石板街可是了得,我倆走在走不到盡頭的石板街上,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蜿蜒、綿延和迤邐之類的名詞兒,單是在這個中國最為典型的平原地帶,這么多石板從何而來便是無解。浩然對我說,請當地縣太爺們千萬要保護好,不要拆紅了眼,連這也拆。可后來,那里官員們還是眼一紅,拆!豎起了李鬼式的“老街”,以為政績,淪為當下笑柄。栟茶不眼紅別人,誰也別想在石板街動土,被歲月磨油亮亮的老街,與栟人靜靜相依。街頭三三兩兩的紅男綠女,會在路邊攤邊擼烤串邊,漫不經心地剝著小龍蝦。街上一不小心飄出的土得掉渣的栟茶話,讓外地人佶屈聱牙。 </p> <p class="ql-block">如東本我國首席海鮮之鄉,我自幼吃慣了栟茶海味,以為如東之冠。栟茶人嘴刁,對舟山大連的海產品,基本嗤之以鼻。非本港海鮮,不吃。俗話說“海鮮百味蟶領頭”。竹蟶是海鮮中的上品,沿海多地有產,卻以栟茶為最。地球自轉的結果,一個旋兒,將長江大量浮游生物帶到出海口以北的南部黃海,沉淀在沙灘上,給貝類等生物極其豐富的營養,為他域所不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栟茶竹蟶肉白皙而豐腴,頂端的“美人腿”輕柔飄逸,伸展之時分外妖嬈。栟鎮王二小,曾在南京金陵飯店掌廚,他的煨竹蟶湯“蟶領頭”,用發開的蟶干配上文蛤、火腿、各色蔬菜爆炒,再以高湯煨制,起鍋后湯濃味醇,喝上一口,鮮的要掉舌頭。傾倒了無數大咖和港客,是金陵飯店的招牌名菜,也是一味海鮮傳奇。</p><p class="ql-block">記得徐述蘷的葬地,叫做風凰嘴,前面有兩個深塘,是鳳凰喝水的地方。而栟鎮,儼似一只鳳凰了。既有蔚然深秀的古態,又有欣欣向榮的新姿;既有日新月異的經濟成就,又有豐厚燦爛的文化遺存,很似風凰的兩翼。徐述蘷不是有“明朝期振翮”的愿望嗎,他理想的鳳凰正憑藉祥和的融風,扶搖直上,振翅高翔。(完)</p> <h3>注:原載百花文藝出版社散文集《蘇中船家》,文集題字:劉白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双鸭山市|
凉山|
鲜城|
新丰县|
永清县|
额济纳旗|
怀集县|
鄂伦春自治旗|
河南省|
潼南县|
游戏|
泽普县|
辽中县|
左云县|
和龙市|
攀枝花市|
贡嘎县|
石泉县|
舟曲县|
阿克苏市|
锡林郭勒盟|
新昌县|
磐石市|
通化县|
泾源县|
易门县|
巴塘县|
铜梁县|
建瓯市|
昌图县|
永昌县|
屏边|
富锦市|
贺兰县|
封丘县|
大化|
建湖县|
开阳县|
桐庐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