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1><b>三 良 驛 站</b>(作者:魯 定 平)</h1><div><br></div>朋友給她在鄉(xiāng)下的老屋,取了一個十分浪漫而又耐人尋味的名字:三良驛站。<div><h3><br></h3><h3>“三良”,在中國古時候,代指先秦時期秦國、鄭國和魏晉時期的輔政三賢臣。而驛站,則是古代朝廷傳送政情和軍情的官差中途換馬和歇息的館舍。</h3><h3><br></h3><h3>從名字來看,朋友是動了一番腦筋的??梢钥闯觯笥逊浅3绨莨糯荣t,也鞭策自己做一個賢德的人。也可以看出,朋友也是一個非常懂得生活的人。在漫漫生命的旅途上,困了,倦了,累了,甚至是受到了傷害,便回到驛站,輕輕放下行囊,看看年邁的老人,暫時忘掉身外事,安心休息一下,待集聚好體能,調(diào)整好心境,再繼續(xù)前行,走好下一段或許更加艱難的路。</h3><h3><br></h3><h3>不久前,在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初冬周末,和幾個朋友應(yīng)驛主之約,到驛站零距離真切體驗(yàn)和感受了一回鄉(xiāng)村的愉快生活,度過了一個休閑美好而又難忘的短暫時光。</h3><h3><br></h3><h3>三良驛站,離我們生活的城市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程。這是一個很適中的距離。不遠(yuǎn),也不近。再遠(yuǎn)了,路上有點(diǎn)累人;再近了,缺少了那種距離的美感。都不好。而且,這個距離,與古代的驛站距離基本吻合。而五里鋪,在古代的襄荊古道上,曾經(jīng)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驛站。而三良驛站,正好也坐落在這里。是巧合,還是主人的良苦用心,還是受到了某種歷史的暗示?我想,應(yīng)該都有吧。</h3><h3><br></h3><h3>一條不太寬的鄉(xiāng)村公路,從驛站的旁邊匆匆經(jīng)過,再向遠(yuǎn)處緩緩而去,不知延伸到何處。但是,肯定連接著很多村莊,還有很多農(nóng)家,或者很多客居城里,可以稱之為“驛站”或者“根”的老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條鄉(xiāng)村公路,就是一根情感的紐帶,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老家。如果沒有這根紐帶,人們不知能否走出鄉(xiāng)村,也不知是否還能夠從城里回到鄉(xiāng)村?</h3><h3><br></h3><h3>驛站,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家小院。正屋建在前面,后面綴著兩排附屬屋,一排用著客舍,三五間房子里,都整齊地?cái)[放著床和家具及日常用品,整潔而又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朋友來了,可以在這里小憩一兩個晚上,放下過往,好好靜聽和品味鄉(xiāng)村的夜色。還有一排用著廚房和雜物間。滿桌濃郁撲鼻,熱氣騰騰的鄉(xiāng)土飯菜,就來自這里的鍋臺和灶間。午餐,就在這個小院里擺開了小小的戰(zhàn)場,朋友們推杯換盞,開懷暢飲,好不熱鬧。歡聲、笑語,醉了驛站,也醉了鄉(xiāng)野。其實(shí),我們吃的已不是一般的飯菜,而是在慢慢咀嚼著一種難得而純粹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也咀嚼著一種難得而地道的鄉(xiāng)土味道。</h3><h3><br></h3><h3>小院里還種著許多地坪草,草坪上點(diǎn)綴著一些鄉(xiāng)土樹種。在院子的邊上,還專門辟了一塊菜地,種的有大蒜,有蘿卜,有紅薯,有大白菜,等等。在初冬的暖陽下,顯得別致而又充滿了情調(diào)。女性朋友們還難得地放下嬌貴的身架,親自上陣,挖了一些紅薯、蘿卜,真正實(shí)地體驗(yàn)了一回“汗滴禾下土”的勞動樂趣。</h3><h3><br></h3><h3>驛站的右手不遠(yuǎn)處,有一口五六畝見方的魚塘,水很深,也很清澈,一些水草,點(diǎn)綴在水邊。據(jù)主人介紹,塘里每年年初都會放一些魚苗,有鯽魚,有鳊魚,有草魚,有黃顙魚,等等。都是大家喜歡的鄉(xiāng)土魚種。這里的魚,都吃素,食草,日子過得很清苦。當(dāng)然,也是一種很健康的生活。驛站備有幾套釣具,專供朋友們垂釣。半天時間,大家便釣了不少鯽魚、黃顙魚,好好過了一把釣魚的“癮”。</h3><h3><br></h3><h3>一條小溪,從驛站前流過,不急,也不緩。裝著滿滿的鄉(xiāng)愁而來,也裝著滿滿的鄉(xiāng)愁,而去,而到遠(yuǎn)方。</h3><h3><br></h3><h3>驛站的四周,長著許多樹,都是鄉(xiāng)村常見的那些。為什么說是長著呢?因?yàn)楹枚鄻涫且吧?,處于一種很好的自然狀態(tài),沒有一點(diǎn)點(diǎn)修飾,則沒有了一點(diǎn)點(diǎn)人為雕琢的痕跡,充滿了一種天然的意趣。有高大挺直的白楊,有彎曲古樸的柳樹,有紅葉耀眼的烏桕,還有樹葉烏黑發(fā)亮的刺冬青,等等。紅色的樹葉,黃色的樹葉,綠色的樹葉,還有田間綠油油的油菜、小麥,加上蒼茫的草色,將初冬的原野,裝扮得野趣橫生。</h3><h3><br></h3><h3>田邊,一顆野生小樹上,纏著一根同樣野生的不知名的瓜藤。樹的葉子,正在漸漸老去,瓜藤的葉子,也正在隨著樹葉的老去而老去。一只小孩子拳頭般大小的金黃色的小瓜,掛在正在老去的藤蔓上,顯得孤單而又特別打眼。我好奇地穿過干燥的田野,用同樣好奇的眼光,打量著這個同樣奇怪的瓜。我猜想,如果這個瓜能夠吃得話,肯定早就不在了,我也就無緣見到這個孤零零地吊在冬天里的金色的“寶貝”了??磥?,我是幸運(yùn)的。因?yàn)檫@只獨(dú)特的瓜,也因?yàn)槲业暮闷嫘摹N野堰@只金色的瓜,連帶著這棵野生的小樹,一同鐫刻進(jìn)了我的記憶里。</h3><h3><br></h3><h3>地頭,有幾只散養(yǎng)的土雞,在細(xì)心地尋找著可以充饑的食物。可能是散落的稻子,可能是剛剛冒牙的野菜,也可能是被暖陽催醒,出來享受陽光的昆蟲。只是,有些昆蟲,因貪圖了初冬的陽光,而運(yùn)氣不太好,不經(jīng)意間,便送掉了自己的小命,徒然成了雞們果腹的美食,成全了雞們的轆轆饑腸。</h3><h3><br></h3><h3>大自然生命的輪回和生命的張力,在這里,表現(xiàn)得都是如此的真實(shí)而又深刻!</h3><h3><br></h3><h3>其實(shí),我們每個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所謂的城里人,在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個“三良驛站”。哪里是曾經(jīng)生養(yǎng)我們的故土,生養(yǎng)我們的家。是我們體驗(yàn)和回味鄉(xiāng)土生活的首選之地,也是安放我們精神和靈魂的情感家園。只要父母在,這個家就在,這個“驛站”也就在。我們回家,就有歇息的地方。</h3><h3><br></h3><h3>夜色下,驛站漸漸遠(yuǎn)去,漸漸模糊起來。而我們的心,卻不慎遺落在了驛站。</h3><h3><br></h3>2019年11月22日<h3></h3></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涟源市|
新营市|
文登市|
延长县|
清丰县|
塘沽区|
犍为县|
华蓥市|
尼勒克县|
长宁区|
汕尾市|
泸定县|
遵义县|
白朗县|
通山县|
綦江县|
广元市|
华容县|
钟祥市|
玉环县|
金坛市|
永清县|
南投县|
贵定县|
平武县|
新巴尔虎右旗|
肥城市|
凭祥市|
平顶山市|
青阳县|
金坛市|
瓮安县|
凉城县|
叶城县|
连平县|
黔南|
金沙县|
桃园市|
蒙城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