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雋永無限歲月情</b></h1><p class="ql-block"> 聚會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歷久彌新的校友情加兄弟誼的聚會則更是無價的幸會。回首50年來走過的歲月,傾述半個世紀的友情,記錄下相聚時的所見所聞所想,以寄托對煤礦弟兄的思念。在這里我和大家一樣,有好多好多話要講。</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緣分讓我們揮別了家鄉(xiāng),走進汾西礦務(wù)局張家莊煤礦。我們出生在建國前后,時逢文革,沒有能上大學深造,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順應(yīng)時勢,自信樂觀,品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經(jīng)歷了世事的沉浮變幻,在煤礦這所社會大學校,我們學會了吃苦,學會了擔當,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為國家建設(shè)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九年十月十二日,緣分讓我們在這熟悉又茫然的故鄉(xiāng)一平遙麗澤苑錦江廳相聚。這是半個世紀的聚會,也是五十年來參加人數(shù)最多、相聚時間最長、感受最深切的聚會。如同美篇中記錄的那一點一點,一幕一幕。</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間,我們聚了又別,別了又聚,我們同學加兄弟的礦友情,就如同一曲沒有終止符號的歌,不停地在歌唱。我們的故事,就像一部沒有劇本沒有大結(jié)局的電視連續(xù)劇,在我們的心中播放。假如有人問起你或我,都會指著美篇里的每張圖片,每張笑臉,講起我們的很多故事。</p><p class="ql-block"> 無 欲</p><p class="ql-block"> 2019.10.19.</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回首艱辛青春歲月</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沖淡坎坷人生歷程</b></h1> <p class="ql-block"><b> 1969年12月29日,是我們一生中不會忘記的日子,五十年前的這一天,我們從這里出發(fā),乘火車到達冷泉站,肩扛行李,穿過張家莊小鎮(zhèn),走進礦區(qū),成為一名煤礦井下第一線的采掘工人。</b></p><p class="ql-block"><b> 初到礦上,感到這里的一切既陌生又新鮮,一個“多”字可以形容這里的一切。工人多、職工家屬多、小平房多,當然最多的還是煤,像山一樣堆著,烏黑透亮。當時的張家莊煤礦就是一個小社會,小學、中學、職工食堂、俱樂部、醫(yī)院、派出所、郵局、銀行、糧食局、商店、飯店、澡堂、球場…… 街上人來人往,人多地窄,顯得非常熱鬧。</b></p> <p class="ql-block">礦辦公大院,當年的汾西礦務(wù)局張家莊煤礦革命委員會辦公的地方。</p> <h3>工人俱樂部右側(cè)的球場是礦上最熱鬧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 當年機電、運搬隊的辦公樓。我們小采隊辦公室就在一層西端靠北的第一個房間。</p> <h3>礦工家屬集中居住的小排房</h3> <p class="ql-block"> 我們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一層是石頭砌筑的窯洞,二層是土坯小平房。</p> <h3> 70年代鐵廠新建的家屬樓,現(xiàn)今唯一留存的老住房,想當年能分到這樣的住房是很讓人羨慕的。</h3> <h3> 當年工人進坑上班簽到的地方,旁邊是我們剛到礦的臨時住處,房間內(nèi)用坑木搭建的大通鋪,汽油桶改制的大火爐,縫隙中能看到藍天的屋頂,現(xiàn)在仍記憶猶新。</h3> <h3> 神秘莫測的坑下,深遠無限,這里是每一個有志者施展才華的戰(zhàn)場。在這個戰(zhàn)場上,作為一線的采掘工人,絲毫不比軍人遜色。他們像軍人一樣頑強拼搏,甚至流血犧牲。他們在漆黑的井巷里承受著黑暗和孤獨,為人間輸送著一片片光明。曾有詩人贊譽他們是 “開采太陽石的人”。</h3><h5><b><br>注:礦井有豎井、斜井、平井之分,通稱為礦井。張家莊礦是平井,人們習慣叫坑,井下為坑下,下井為進坑。</b></h5><h3></h3> <h3> 路遙曾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這樣描寫過我們那個年代井下的工作環(huán)境:“在數(shù)百米井下,黑暗、潮濕、見不到陽光,到處都是烏黑的煤炭,狹窄的巷道和工作面,每當采煤放炮過后,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氣體,低矮的作業(yè)空間使人具有恐怖之感……"</h3> <h3> 做為普普通通的礦工,是平凡還是偉大、是貴還是賤,我們并不在乎。我們只求每天有工作干,每月有工資領(lǐng),這樣我們就能養(yǎng)活自己,養(yǎng)育子女,孝敬我們的雙親。</h3> <h3> 每當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出黑乎乎的坑口,看到耀眼的太陽光那一刻,你才會深深的體會到,能好好活著,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是多么的幸運!</h3> <h3> 當年電機車從這里把工人送到井下,把一車車原煤從井下運上來,送入煤倉。</h3> <h3> 張家莊礦務(wù)局鐵廠,是我最難舍的地方。當年的煉鐵高爐淡然無存,現(xiàn)只能從留存的照片上看到它模糊的身影。這里有我的酸甜苦辣和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有我流血流汗還流淚的記憶。是我一生中付出最多、收獲最大的地方。</h3> <h3> 每當看到這些老照片,我都會浮想聯(lián)翩,思緒被帶到那如火如荼、戰(zhàn)天斗地、″一廠變?nèi)??"的歲月之中……</h3> <h3> 工作的重擔和個人的成長,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離開后常常想回去看看。<br></h3> <h3>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礦區(qū)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昔日低矮、破舊的平房被一棟棟漂亮、整齊、氣派的樓房所替代,出行便捷的私家車隨處可見。</h3> <h3> 原張家莊礦已宣告破產(chǎn),重組為中盛煤礦。新建了醫(yī)院,醫(yī)療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祖國奉獻了一輩子,留守的老礦工們,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都到了耄耋之年,共和國沒有忘記他們,愿他們晚年幸福安康。</h3> <h1><b> </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十年緣分相聚相別</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半世紀友情相望相惜</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b>我們一起參加工作的40人均屬城內(nèi)市民,絕大部分相互熟識,尤其是14名平遙中學的老三屆學生。煤礦井下工作和礦區(qū)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使我們結(jié)成生死弟兄,能同在一起工作,幸中之幸。我們順應(yīng)時世,積極主動參加各類業(yè)余活動,打球、爬山,充分發(fā)揮個人音、體、美方面的特長。田志賢為俱樂部畫了毛主席標準油畫像,名聲大揚;邵建民、侯丕富、陰兆亮在靈石舉辦的武術(shù)比賽中,分別在長、短器械與推掌項目中奪冠;楊清忠是體育全才、李平的籃球、鐘潭的乒乓球藝礦上有名;我與彭弟均是宣傳隊的骨干。逢節(jié)前年后、工作變動,我們就一起吃頓飯,到鎮(zhèn)上的國營照相館照個相。豐富多彩的業(yè)余活動,不僅使單調(diào)乏味的生活變得瀟灑浪漫,更重要的是改寫了我們的人生。</b></h1> <h3> 四十九年前活躍在礦區(qū)球場上的小伙子們,如今我們自己都很難辯認。</h3> <h3> “要么去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當年利用休息日游綿山,在礦上也很顯眼,″城里人就跟鄉(xiāng)下來的不一樣"。那時去綿山可不那么簡單,要帶足白開水,要聯(lián)系食堂準備干糧,借輛自行車比現(xiàn)在找輛汽車還難。</h3> <h3> 1973年春節(jié)后,是我記憶中在礦上的第一次聚會。"深山盛開友誼花" 表達了我們向往美好生活,珍惜兄弟情誼的真情實感。</h3> <h3> 田添元是汾局技校恢復招生后的第一批學生。后排左二是翟忠歧,從那時起他已融入了這個群體。</h3> <h3> 1980年元旦歡送翟忠歧、趙建民榮調(diào),這年是調(diào)離礦上的人最多的一年。</h3> <h3> 1980年6月,鐵廠停產(chǎn)人員分流,一句"深山十年之后……" 兄弟難舍之心,盡在……之中。</h3> <h3>兄弟回礦即使時間短暫,也要留個影,作個念想。</h3> <h3> 1989年冬,張成義已在張礦工貿(mào)公司任經(jīng)理,時逢赴礦20周年,他邀請在平遙,介休工作的弟兄們回礦相聚,設(shè)宴在班中餐食堂。</h3> <h3> 1997年深秋,我為大女兒舉辦婚禮,這是繼20周年相聚之后的又一次團聚。此后,我們的團聚主要方式是參加子女的婚禮。</h3> <h3>參加婚禮的平遙中學老三屆同學</h3> <h3>當年鐵廠老上級和在鐵??工作過的老鄉(xiāng)們</h3> <h3>參加楊清忠女兒婚禮</h3> <h3>2010年5月1日參加張成義次子婚禮</h3> <h3>參加呼凌嵩之子婚宴的平遙中學老三屆同學</h3> <h3>以上僅是留有紀念照片的幾例</h3> <h3> 2015年10月,應(yīng)田添元之邀,回到張家莊煤礦團聚。″太陽石46年兄弟親" 是我們這批人全部退休后的第一次合影。</h3> <h3>平遙中學老三屆同學合影留念</h3> <h3>志賢親書墨寶″家和萬事興" 代表大家感謝添元一家的盛情款待。</h3> <h3> 有朋友來一定要聚,無事選個周未,在介休居住的老弟兄們也要在一起聚聚。從2016年起我們幾乎每月聚一次。談?wù)撟疃嗟氖钱斈甑V上的那些人,礦上的那些事。</h3> <h3> 2018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文祥攜妻回介休與弟兄們相聚。參加工作初期,添元就稱顯謀為大哥、文祥二哥,我排行老三,一直延續(xù)至今,別人總以為我們是拜把弟兄。</h3> <h3> 老同學豈能相忘,礦友情地久天長。回憶一次次短暫的相聚,說不盡的是兄弟情誼。</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奮青赴礦山風雨同舟無私奉獻</b></p><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翁聚故鄉(xiāng)執(zhí)手互祝幸福安康</b></h1><p class="ql-block"><b> 本次聚會醞釀多年,早在2015年張家莊相聚時,提出2019年搞一次慶祝50周年的聚會。今年五一過后,開始籌劃。首先分地區(qū)確定了這次聚會的召集人,開始收集信息,力爭盡可能提前通知到每個人。其次確定聚會的時間地點,時間確定在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個公休日,即10月12日。為了方便更多的人參加,地點選定在平遙。由成丕江,張成義、楊清忠、呼凌嵩,趙文祥、梁顯謨,負責聚會的召集、議程、服務(wù)、費用等項工作。</b></p><p class="ql-block"><b> 有首散文詩講的好,″若是有緣,緣何分離;若是無緣,緣何相聚” 五十年來我們分離也好相聚也罷,都是緣分。由于大家特別珍惜這份緣分,才促成了這次聚會的圓滿成功。</b></p><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前我們從這里出發(fā),五十年后我們在這里相聚,這不是巧遇,而是緣分。</b></p> <h3>光陰如梭,歲月如歌。白了你的鬢發(fā),斑了我的雙頰,皺了他的眼角。紀念照中的你我,永遠童顏不老,年華正好。</h3> <p class="ql-block">憶往日芳華同校共讀情深意長</p><p class="ql-block">看今朝古稀牽手再會風彩依然</p> <h3>一行五人,小學同班,中學同校,工作同礦,只是趙裕民缺席稍有遺憾。</h3> <h3>長一隊的弟兄個個英俊帥氣,風采不減當年。</h3> <h3>掘四隊,哥倆好,同居省城見面少。</h3> <h3>小采一隊每次聚會人最多,但愿下次大團聚時翁彭弟能把那個空缺補上。</h3> <h3>當年同隊組,同班次,同宿舍的我們,幾乎每次聚會全到。</h3> <h3>我們哥四個,逢聚會必拍團圓照。</h3> <h3>鍛鉚車間三鐵哥,太原介休平遙,一地一個。</h3> <h3>教練對隊員到底在講什么,誰能猜到?</h3> <h3>你看,換個環(huán)境,調(diào)個位置又帥又美,多好!</h3> <p class="ql-block">調(diào)回介休同住機關(guān)大院的這四位,找到了理由首次同框拍照。</p> <p class="ql-block">常在介休聚餐的食客們也湊湊熱鬧</p> <h3> 清忠夫人赴會,為這次聚會增光添彩。見證了煤礦弟兄們的義氣和坦誠,見證了老同學們一路走來的不易和艱辛。</h3> <h3>一切準備就緒,中午12點10分,聚會正式開始。</h3> <h3>梁顯謨主持</h3><h5><b> 為了我們的友誼,為了我們的健康,為慶祝赴礦50周年,聚會現(xiàn)在開始。首先請丕江代表大家為赴礦50周年致詞。</b></h5><h3></h3> <h5><b>各位礦友,各位老同學:</b></h5><h5><b>大家中午好!</b></h5><p class="ql-block"> 在致詞中首先回顧了五十年走過來的風風雨雨,講述了五十年間在工作和生活中發(fā)生的,值得回憶的真實動人的故事……</p><h5><b> “ 不知不覺我們已是古稀之年,今天我們帶著50年的印痕相聚故里,見到了多年不見的老友,個個精神煥發(fā),感到無比的高興、無比的激動。</b></h5><h5> <b> 在那非常時期,我們沒有受文革派性的影響,不搞團團伙伙,沒有權(quán)和利可爭,始終是一個團結(jié)的群體。我們這批人有膽識,有特長,顧大局,重情意,不怕苦,敢擔當,對工作認真,對家庭盡責,對老人孝敬,一輩子沒有徘聞,一輩子無私奉獻。我們是一群當之無愧頂天立地的男子漢。</b></h5><h5><b> 我們是一個有故事的群體,″69年張家莊礦招來的那批平遙家,團結(jié)、有才、能干。" 這就是礦務(wù)局老人們對我們的評價。</b></h5><h5><b> 作家丁逸思曾經(jīng)說過:"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壯年是一部小說,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學。" 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特殊的意境。不要說我們老了,落伍了,現(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是最自由,最灑脫,最浪漫,最成熟的階段。我們應(yīng)該非常珍惜這段時間,加強聯(lián)系,常來常往。</b></h5><h5><b> 人的一生中,真正難忘的日子不多,但是我相信,今天對于在座的每一位來說,都將終身難忘。</b></h5><h5><b> ……</b></h5> <h3>張成義發(fā)言(摘錄)</h3><h5> <b>首先感謝為這次聚會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的各位同志,是你們的付出,換來了聚會的圓滿成功!<br></b><b> 我在張家莊煤礦工作生活了36年,感受到了煤礦工人的辛酸和血汗,深知煤礦工人為祖國經(jīng)濟建設(shè)做出的貢獻和犧牲。</b><b>我深深地熱愛張家莊煤礦,我獻出畢生精力的第二故鄉(xiāng).。</b></h5><h5><b> 聚會是一種生活,相見是一種緣分,可以讓你簡單幸福。人常出去走才不會寂寞,旅游能使人更加年輕,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精彩。</b></h5><h5> <b> 忠歧為聚會選飯店、定菜譜、備酒水、購干果…想的周到,干的漂亮。我代表大家再次表示感謝!</b></h5><h3></h3> <p class="ql-block">翟忠歧發(fā)言(摘錄)</p><h5> <b>這是一個團結(jié)向上,充滿了正能量的群體,聚集了方方面面的人才,整體素質(zhì)高。你們?yōu)樵燮竭b人爭了氣,為平遙中學爭了光。有機會為這次聚會做點事,我感到高興,能夠成為這個群體中的一員,我感到自豪。</b></h5> <h3>講的實在,聽的認真。</h3> <h3>鐵成正在忙著把聚會實況轉(zhuǎn)發(fā)給家人。</h3> <h3>人能有幾個50年?每一次相聚都值得我們好好珍惜。</h3> <h3>醇香的美酒,舉杯換盞,最美的祝愿是身心健康。聚會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留下了感動。只有憧憬,沒有遺憾。</h3> <h3> 盡享重逢的喜悅,互道別后的思念,一群老友難舍難分。無論時光流逝,歲月蹉跎,我們的心永遠年輕。</h3>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相聚是永恒的友誼</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相別是不變的思念</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老友相見,話也順了,心也寬了,感覺年輕了。老友相見,笑的那么真,那么親切,那么陽光燦爛,那么感人。捕捉聚會時的瞬間尊容,是能夠反映出個人性格、思想、情感……定格放大,調(diào)色調(diào)光,每個弟兄都來一張。盡管盡心盡力,但我知道讓弟兄的滿意很難。不少兄弟寫了聚會感言,實感真情,50年"太陽石"弟兄情沉淀其中,讀后無不為之感動。</b></p><p class="ql-block"><b> 時光可以改變我們的容顏,但無法改變我們的初心,這份"太陽石"兄弟情必將拌隨我們終生。</b></p> <h5><b>同赴煤海五十載,而今返鄉(xiāng)齊相會,</b></h5><h5><b>七旬老翁喜相聚,推杯換盞話慷慨。</b></h5><h5><b> 王寶玉</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方人北方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話不多說煙不少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講義氣心良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處事小心為人大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 <h5><b> 同赴煤礦50周年聚會</b></h5><h5><b> 同赴煤海我最小,兄弟情誼勝同胞。</b></h5><h5><b> 今朝故鄉(xiāng)夕陽聚,堅守礦山獨自豪。</b></h5><h5><b> 田添元</b></h5> <p class="ql-block">當年馬車房長鞭一甩嘎嘎響</p><p class="ql-block">今日麗澤苑赴會先到日日盼</p> <h5><b> 有感赴礦50周年平遙相聚</b></h5><h5><b>五十年慶頗感深,生死礦友三輩親。</b></h5><h5><b>少時相知老來憶,推心置腹話當今。</b></h5><h5><b>春華秋實天有情,風雨滄桑笑紅塵,</b></h5><h5><b>杯酒言歡人不醉,誰說古稀近黃昏?</b></h5><h5><b> 成丕江</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電焊技藝拔類超群,</p><p class="ql-block">工件免檢鐵廠聞名。</p> <p class="ql-block">笑得快樂,玩得自在,</p><p class="ql-block">過得幸福,活得健康!</p> <h5><b>感悟人生回憶往事歲月流失</b></h5><h5><b>青春變老珍惜當下活出自我</b></h5><h5><b> 李紹讓</b></h5> <h5><b> 五十年聚會有感</b></h5><h5><b>謀生無奈下礦井,奮斗煤海幾度春。</b></h5><h5><b>如今功遂身已退,已是黃昏古稀人。</b></h5><h5><b> 陰兆亮 </b></h5><p class="ql-block"><br></p> <h5><b> 50年的春秋,50年的變遷,我們從20歲左右變?yōu)?0歲左右,伴隨著祖國的大變革,大發(fā)展前進,我們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逐漸實現(xiàn),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我們驕傲。</b></h5><h5><b> 2019年10月12日晚于太原家中</b></h5><h5><b> 大江小天</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不見,芳華猶在,風度依然翩翩。</p> <h5><b>憶往昔風華正茂戰(zhàn)煤海,</b></h5><h5><b>看今朝七旬老人聚古城。</b></h5><h5><b> 張鐵成</b></h5> <p class="ql-block">總有一種記憶讓他感動,總有一種感動讓他淚流滿面。</p> <p class="ql-block">妙語永留存,作者清忠。</p><p class="ql-block">″深山盛開友誼花"</p><p class="ql-block">"深山十年后……"</p><p class="ql-block">″揮淚繼承壯士志 宜將遺愿化宏圖”</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呼延凌嵩,天資聰穎,</p><p class="ql-block">內(nèi)向深沉,堅強自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后勤維修天寒暑,創(chuàng)新敬言立潮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工匠精神言傳教,技師稱號不虛有。</b></p> <h5><b> 礦友五十年聚會感懷</b></h5><h5><b>五十年前赴礦山,祖國召喚勇爭先。</b></h5><h5><b>不怕艱苦和流汗,多為國家出煤炭。</b></h5><h5><b>井下危險難避免,有人犧牲有人殘,</b></h5><h5><b>每當談起張建國,懷念礦友淚漣連。</b></h5><h5><b>不忘初心意志堅,奉獻青春加油干,</b></h5><h5><b>喜看祖國富強盛,笑對人生無悔言。</b></h5><h5><b>歲月悠悠催容顏,礦友情誼永不變。</b></h5><h5><b>曰回平相聚會,歡歌笑語說不完。</b></h5><h5><b>風風雨雨幾十年,如今退休享清閑。</b></h5><h5><b>祝愿各位身體健,夕陽路上永向前。</b></h5><h5><b> 趙文祥</b></h5><h5><b> 2O19.10.12.于平遙</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微笑和友情,喜悅與激情,一次次的舉杯,為今天喝彩,為明天祝福。</p> <h5><b> 50年聚會有盛</b></h5><h5><b>奮戰(zhàn)煤海一年余,時間雖短有情誼。</b></h5><h5><b>一晃又是五十載,光陰似箭青山在。</b></h5><h5><b> 胡萬喜</b></h5><p class="ql-block"><br></p> <h5><b>熱血男兒赴礦山,住宿簡陋爐火涼,</b></h5><h5><b>一盞礦燈頭上戴,兩頭不見太陽光,</b></h5><h5><b>三餐午飯啃干糧,四季窯衣汗不干。</b></h5><h5><b>艱辛磨煉人未老,古稀之年享安康!</b></h5><h5><b> 侯世保</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礦工兄弟</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充滿生機的礦山里</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漆黑狹長的巷道里</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身邊只有你</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礦工兄弟</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礦工頭頂上的一束光</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照亮的不僅僅是腳下</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更是我們的未來</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礦工兄弟</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郝鐘潭 </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憶往事溫馨純美</p><p class="ql-block"> 敘真情甘甜珍貴</p> <h5><b> 聚會有感</b></h5><h5><b> 同赴煤海五十載,艱苦歲月難忘懷。</b></h5><h5><b> 昔日小伙雖變老,風采依舊春常在。</b></h5><h5><b> 古稀今日來聚會,談天說地樂開懷。</b></h5><h5><b> 余生尚有幾十載,創(chuàng)造條件再聚會。</b></h5><h5><b> 梁顯謀 </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雖然我們不常見面,但偶爾一條微信,一個電話就足夠溫暖弟兄們的心。</p> <p class="ql-block">老梁是我們中年齡最大的老童,"太陽石"微信圈里的霸屏。常知覺,心不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歲月增 青山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礦友情正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水長流 人未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懷依舊深</p> <p class="ql-block">性格耿直,品行端正, </p><p class="ql-block">助人為樂,辦事干煉。</p> <p class="ql-block"> 五十周年聚會的倡導人,有要事在京,為沒能參加聚會,深感遺憾。一次次的電話,心到意到,為我們的聚會喝彩,向參加聚會的弟兄們問好!</p> <p class="ql-block">來自無錫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因兩個孫子纏身,實實不能參加聚會,請大家諒解。請代我向多年不見的弟兄們問好,預祝聚會圓滿成功!</p> <p class="ql-block"><b> 五十年相聚,雖然短暫,但美好感人的細節(jié)將永遠定格在我們?nèi)松挠洃浝铩km然我們年事已高,但我們心不老,我們還有夢,還有遠方…… 只想遠離那些被現(xiàn)實扭曲的觀念,想讓生命中那當年最初的美好,永駐心間。讓我們彼此祝愿,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b></p><p class="ql-block"><b> 張成義、梁德賢、侯世保,田添元等,為本美篇提供了圖片和素材,在此表示真誠的感謝。</b></p><p class="ql-block"><b> 無 欲</b></p><p class="ql-block"><b> 2019.10.30.</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湘潭县|
渭南市|
松溪县|
民丰县|
广河县|
洞头县|
焦作市|
瑞丽市|
兰坪|
扎兰屯市|
荆门市|
康乐县|
和林格尔县|
广丰县|
龙川县|
雅江县|
合阳县|
万盛区|
永清县|
乌审旗|
突泉县|
辽源市|
农安县|
南平市|
广德县|
淮南市|
林甸县|
铜陵市|
贵南县|
蓝田县|
丰都县|
佳木斯市|
岳普湖县|
班玛县|
公安县|
武平县|
马边|
凤冈县|
宝山区|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