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八年多的時間里,我和行者多次自駕,從西到東觀賞了內蒙古的多個地方景觀。</h3><h3> 內蒙古地處中國北部邊疆,跨越了東北、華北、西北三個地區,南北距離1700公里,東西距離2400多公里,橫跨29個經度,是我國經度跨越最大的省區。如此巨大的經度,就決定了這里不可能只有一種單純的景觀,在內蒙古不同地域間景觀存在著巨大差異。</h3><h3> 如果把內蒙古的風景看做一曲流淌在北方大地上的樂曲,那么悠遠綿長的草原牧歌只是其中一個旋律,還有繁茂的深林、波瀾壯闊的火山群、碧波蕩漾的湖泊、紅色峽谷、蒼涼壯美的沙漠,這些動人的風景,在大地上響起了一曲優美的合唱。</h3> <h3>下面我們就從內蒙古的最西部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胡楊林說起吧!</h3> <h3><b>胡楊林</b>……額濟納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轄下的一個旗,面積為114606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多為無人居住的沙漠區域。著名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該旗,以胡楊林稱著。</h3> <h3> 該保護區面積39萬畝,主要保護古老的遺樹種——胡楊。</h3> <h3> 在庫車千佛洞和敦煌鐵匠溝的第三紀古新世地層中部發現了胡楊的化石,算起來至少也有6500萬年的歷史了。《后漢書·西域傳》和《水經注》都記載著塔里木盆地有胡桐(梧桐),也就是胡楊。<br></h3> <h3> 維吾爾語稱胡楊為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由于它具有驚人的抗干旱、御風沙、耐鹽堿的能力,能頑強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們贊譽為“沙漠英雄樹”。人們夸贊胡楊巨大的生命力是“三個一千年”,即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h3> <h3><b>巴丹吉林沙漠……</b>是阿拉善沙漠的主體,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銀額盆地底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92萬平方公里。其中的必魯圖峰是世界最高沙峰。</h3> <h3>阿拉善沙漠(Ala Shan Desert ) 是統稱。阿拉善盟境內三大沙漠即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是戈壁大沙漠最南部分,位于中國中北部的銀額盆地底部。包括內蒙古的西部和甘肅省的北部。東倚賀蘭山,南接祁連山,西達黑河,北部有結構洼地與外蒙為界。占地約8萬平方公里。</h3> <h3>阿拉善左旗大壩山。</h3> <h3><b>夢幻大峽谷</b>……在阿拉善左旗敖倫布拉格鎮境內的陰山,被牧民譽為“七彩神山”,大山是紅、黃、灰、白等多種顏色,以其大美、大氣的風采,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神奇。峽谷由深紅色的沙石構成,全長5公里,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瑰麗無比,氣勢恢弘。峽谷經歷萬年的風剝雨蝕,洪水沖刷,而今滄桑壯美。置身其間,峰回路轉,一步一景,十步不同天,仿佛步入夢幻世界。</h3> <h3><b>萬泉湖</b>……?隸屬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萬泉湖位于敖倫布拉格鎮與磴口縣沙金蘇木交界處,東距磴口縣58公里,西距吉蘭泰鎮140公里,北距烏力吉口岸270公里,距烏海機場140公里,處在藏傳佛教圣地阿貴廟、大自然神秘景觀神根峰、圣母洞、石駱駝、兒駝廟、夢幻峽谷掌心位置,具有承接東西、輻射南北區位交通優勢。</h3> <h3><b>冬青湖</b>……景區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縣城55公里。湖水面積5000畝,由主湖、東湖和南湖組成。豐水時水深5米,枯水時水深3米,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草魚、鯉魚等魚類,有蘆葦、水草等植物。春暖花開湖面飛來成群的野鴨,天鵝等各種鳥類。岸邊有冬青,長年青綠,每年4月開花。東岸和南岸是烏蘭布和沙漠,自然形成的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h3> <h3><b>納林湖</b>……位于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的巴彥淖爾農墾納林套海農場,納林湖是巴彥淖爾市著名景區,煙波浩淼,歐鳥盤旋,快艇飛馳,翠葦擺蕩,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讓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輪美奐之境,素有大漠明珠之稱。</h3> <h3><b>黃河濕地的秋天</b>……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黃河濕地秋景。</h3> <h3><b>阿爾寨石窟</b>……指的是在高原上,屹立的一座高約80米、寬約300米、狀似平臺的紅砂巖小山,即是蘇默圖阿爾寨山,沿山體周圍鑿有眾多的石窟。石窟的構造規模,有大、中、小三種,均為方形。</h3> <h3>阿爾寨石窟是中國長城以北草原地區“碩果僅存的晚期佛教石窟遺跡”,俗稱“百眼窯”,位于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公其日嘎蘇木西南30公里處,距烏蘭鎮130公里,距烏海市50公里。</h3> <h3>在茫茫大漠草原上,聳立著一座孤零零的紅砂巖石小山。該山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00米,高出周圍地面約40余米,在險峻的峭壁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石窟,尚存49座。阿爾寨石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草原石窟寺,是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發現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h3> <h3>行進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的草原上,遇到了羊群,我們停下車來,車上CD碟播放著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些羊兒似乎非常喜歡這首歌曲,她們都注目細聽……</h3><h3><br></h3> <h3><b>阿爾巴斯絨山羊……</b></h3><h3>鄂爾多斯荒漠草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孕育出世界一流的絨肉兼優型珍稀品種——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阿爾巴斯白絨山羊被列為中國20個優良品種之一,其羊絨被譽為“軟黃金”、“纖維寶石”,其肉被譽為“肉中人參”。</h3><h3></h3><h3>阿爾巴斯絨山羊全身皮毛純白,體質結實,背腰平直,體軀深而長、臀斜、四肢端正有力,蹄質結實。面凹而清秀,眼大明亮有神,兩耳下垂。</h3> <h3><b>烏梁素海</b>……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角地帶的邊緣,距烏前旗政府所在地烏拉山鎮13公里,距110國道22公里,是黃河改道形成的河跡湖,中國八大淡水湖之一,總面積300平方千米,素有“塞外明珠”“塞外都江堰”之美譽。</h3> <h3>在烏梁素海乘快艇。</h3> <h3><b>大美庫布其·勝景七星湖”,</b>庫布其七星湖沙漠生態公園以庫布其沙漠為依托,七個美麗的湖泊與雄渾的沙漠景觀完美融合,一簇簇頑強的綠色,從道路兩邊沿著綿延起伏的黃色沙丘鋪展,全面展示了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的顯著成效, 讓暢游沙漠綠洲變為現實。</h3> <h3>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七星湖景區是由全球知名沙漠綠色經濟企業——億利資源集團,在其28年治理沙漠基礎之上投資興建的國家4A級沙漠生態旅游度假區,曾先后被評為“全國首批低碳生態旅游示范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沙漠旅游實驗基地”、“鄂爾多斯市國家沙漠地質公園”、“中國沙漠(七星湖)汽車越野訓練基地”、“中國最美沙漠觀星地” 、“中國十佳主題酒店”等稱號。</h3> <h3>2011年被聯合國確定為“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永久會址。2015年國家林業局批復建設33個國家沙漠公園,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列為其一。</h3> <h3><b>春坤山</b>……距固陽縣城56公里處,海拔2340米,是包頭市至高點。是國家級AAAA級景區。</h3> <h3> 夏日里,春坤山上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她也是內蒙古唯一一塊高原草甸草場,生長著黃芪、奏艽,黃苓、柴胡等幾十種野生藥材,自然草種達三百多種。神奇景點石洞溝,原始白樺林郁郁蔥蔥。<br></h3> <h3>初秋,春坤山上野花茂盛。</h3> <h3> <b>五當召</b>……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 五當召,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召”為“廟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錯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因召廟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五當召。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經堂、僧舍2500余間,占地300多畝,分布在1.5公里長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環繞,為蒼松翠柏掩映,雄渾壯觀。</h3><h3> <br></h3> <h3> 五當召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游景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br></h3> <h3><b>包頭賽汗塔拉生態園……</b>蘊含著草原民族餐飲、服飾、游樂、民族歌舞、草原婚禮,禮儀接待等風情文化內涵。交通四通八達。</h3><h3><br></h3> <h3>賽汗塔拉生態園敖包,瑪尼宏,跑馬場、射箭場、摔跤場,火臺,及相鄰相伴的牛、馬、駱駝、羊、鹿,放牧場,構成了一個返樸歸真,極具草原特色的景觀。</h3> <h3><b>內蒙古包頭黃河國家濕地公園</b>……位于內蒙古包頭市南部,黃河北岸,涉及包頭市九原區、高新區、東河區、土右旗四個旗縣區共18個行政村,總面積12222公頃,由昭君島、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和敕勒川五個片區組成,自西向東分為灘、水、園、林、島五個主題片區。</h3> <h3>資源情況</h3><h3>公園內有野生植物194種,隸屬于45科127屬;野生脊椎動物225種,其中鳥類16目44科201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8種,其中包括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遺鷗、黑鸛2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大天鵝、疣鼻天鵝、白琵鷺等26種,濕地公園處于全球候鳥遷徙路線東亞和澳大利亞線上,同時也在青海湖到三江濕地候鳥遷徙路線上,是重要的候鳥遷徙中轉站。</h3> <h3><b>老牛灣……</b>是長城和黃河握手的地方……內蒙古一側的老牛灣景區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距呼和浩特160公里,距包頭170多公里。</h3> <h3>這里是攝影家們公認的拍攝老牛灣的最佳位置。并且形似牛頭的山坡坐落在內蒙古一側,在這里可以看到一個著名的自然景觀——牛鼻孔,山崖下面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山洞,透過山洞就可以看到絕壁之下的黃河水灣,風光壯麗、秀美。</h3> <h3><b><i><u>元上都遺址</u></i></b>……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曾是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h3> <h3>2012年6月份,大學同學畢業30年聚會時,地址選在元上都度假酒店。</h3> <h3><b>天邊草原烏拉蓋</b>……感受被風吹過的夏天</h3><h3>?……遼闊、悠遠、詩意、純凈……“天邊草原”烏拉蓋,如詩如畫一般。有人說,來到烏拉蓋草原不要開車,也不要騎馬,下來靜靜的走一走,用心去感受草原、羊群、白云與房屋的純美與空靈,會讓你流連忘返。</h3><h3>? 烏拉蓋草原因河得名,烏拉蓋河全長360公里,為全國第二大內流河。這里的草原一碧千里,野花叢生,牛羊成群。來到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風吹過的夏天!</h3><h3>? 烏拉蓋草原屬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過渡帶,以典型草原為主,草原可利用面積4618平方公里,草原野生植物500多種,同時動物種類繁多,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天然草原自然風貌保存最好的黃金牧場之一。</h3> <h3>電影《狼圖騰》的拍攝地錫林郭勒盟烏拉蓋草原……一部國產電影大片《狼圖騰》引爆了人們對草原文化的認知與熱愛,它的故事發生地及拍攝取景選在了錫林郭勒美麗的烏拉蓋——兵團小鎮,位于巴音胡碩鎮北大約10公里處,布林泉東南1000米處,因當時拍攝修建的拍攝基地,包括男主角養小狼的場地。可穿上知青或蒙古服裝,感受小鎮的風光。</h3><h3><br></h3><h3><br></h3> <h3> 烏拉蓋九曲灣的美麗,在錫林郭勒也是極具代表性,位于烏拉蓋水庫東面。這里最美的景致在一早一晚,朝霞和余暉里的剪影,不須修飾就可以入畫。清晨時,流經草原的河水,升騰起陣陣水霧,把遠處連綿的草坡,渲染的如夢似幻。傍晚時分,伴隨著夕陽的余暉,蜿蜒曲折的河道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光影浮動。<br></h3> <h3>這里是天籟長調馬頭琴的故鄉。</h3> <h3><b>赤峰市克什克騰旗……</b>位于內蒙古高原東部,大興安嶺山脈南緣,渾善達克沙地東端,是三大地貌區的結合部,有“塞上金三角”之稱。在這兩萬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匯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種自然景觀,被稱作內蒙古風光的“百寶箱”。</h3> <h3><b>阿斯哈圖石林</b>……克什克騰石陣(原阿斯哈圖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為“險峻的巖石”。</h3> <h3>它處于大興安嶺余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群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h3> <h3>冬日的克什克騰旗。</h3> <h3><b>烏蘭布統草原的清晨</b>……烏蘭布統景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蘭圍場區,烏蘭布統為蒙語,漢語的意思為紅色的壇形山,實指大、小紅山,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距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經棚鎮120公里,距北京、承德、赤峰的距離分別為450、260、300公里。東與紅山子鄉毗鄰;南與河北省圍場接壤;西、北與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接壤。</h3> <h3><b>西拉木倫河</b>……是北方民族的搖籃和發祥地,她不僅是我國史前紅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亦是許多北方游獵和游牧民族的發祥地,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鮮卑和蒙元文化都在這里誕生。考古屆泰斗蘇秉琦先生曾說: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么西拉沐淪就是我們的祖母河。而著名的蒙古族詩人席慕蓉作詞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歌中那條母親河寫的就是西拉木倫河!</h3> <h3>歐式風光區:連綿起伏的丘陵草原上有些或疏或密的白樺樹。此處完全可以和歐洲草原風光媲美!</h3> <h3>云霧在山間繚繞,馬兒在悠閑地吃草。霧是海洋,群山是浪花,如此仙境,身為內蒙古人是多么驕傲!</h3> <h3>夏日的克什克騰旗,牛羊似如珍珠灑。</h3> <h3><b>阿爾山市</b>……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全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東鄰呼倫貝爾市所轄扎蘭屯市和興安盟扎賚特旗,南至興安盟科右前旗,西與蒙古國接壤,北和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鄂溫克自治旗毗連。東西長142公里,南北長118公里,總面積7408.7平方公里,轄區內中蒙邊境線長93.434公里。</h3> <h3><br></h3><h3>阿爾山火車站……中國最小最美的火車站。</h3><h3>阿爾山站建于1937年,是日本關東軍駐扎時期的產物,至今仍保存完好。這里是白阿線的終點站,夕陽下火車進站時,站臺上籠罩著一層暖意洋洋的金光,明麗暖人的色彩,干凈簡潔的站臺,令人不禁懷疑是否來到了瑞士的鄉村小鎮。這幢東洋風格的低檐尖頂二層日式建筑,歷經戰火和歷史變遷,依然風雨不改地迎來送往,張開懷抱擁抱每一個旅者。它的美凝聚了時間的香醇,小而精致,令人心醉。</h3> <h3>阿爾山的不凍河(牛在不凍河里洗澡)……位于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是距市區74公里處的哈拉哈河的一段河流,這處河段嚴冬從不封凍,故稱之為“不動河”。三九嚴寒,滴水成冰,市境內所有大河小溪皆封凍,唯有此段河水熱氣騰騰,流水淙淙,多少年來從未結冰,令人稱奇。水中還長著青青的水草;河面上云蒸霞蔚,河岸邊霧凇晶瑩,景色十分壯觀。</h3><h3>不凍河河段全長20公里,不凍河現象的產生,是由于該河段附近有大量的地熱存在的原故。冬季游人來到這里,可以欣賞到這一奇特的地質景觀。</h3> <h3><b>阿爾山國際冰雪節……</b></h3><h3>中國·阿爾山國際冰雪節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興安盟委、興安盟行政公署主辦,阿爾山市政府承辦的,融文化、體育、旅游、經貿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慶活動,創辦于2002年,此后每年12月份在興安盟西北部的阿爾山市舉行,為期三個月左右,每屆冰雪節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冰賞雪,參與節慶活動。</h3><h3><br></h3> <h3><b>雪雕</b>……阿爾山蒙古語的意思為“圣水”。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阿爾山市每年10月初形成有效降雪直至次年的4月份。在長達7個月的冰雪期內,阿爾山冰清玉潔、銀裝素裹,而且這里雪期長、雪質好,積雪厚度平均超過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為開展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資源。</h3> <h3>阿爾山真的是一個一年四季來,都讓你來不膩的地方。美麗的阿爾山,還有漂亮的白樺林,尤其是中秋時節,向森林深處走去,高大筆直的白樺林配上地上的灌木紅葉,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人贊不絕口。</h3> <h3><b>阿爾山天池……</b>位于阿爾山市東北74公里的天池嶺上,由火山噴出物落在噴火口周圍形成一道環狀圍墻,中間形成圓形凹坑,多年積水而成。</h3><h3>阿爾山天池海拔1332.3米,低于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位居全國第三。</h3> <h3><b>駝峰嶺天池</b>……距離阿爾山游客中心40公里,山腳距山頂觀天池處,垂直高度有400米左右。一般游客去的比較少。但是景色非常美。</h3><h3>?駝峰嶺天池是火山噴發后,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高位湖泊,這里水面海拔1284米,湖面象人的左腳形狀,東西寬約450 米,南北長約800 米,面積為26公頃,這個湖也屬于瑪珥湖,形成30萬年左右。</h3> <h3><b>阿爾山石塘林</b>……為第四紀火山爆發的地質遺跡,是亞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巖地貌,地質構造、土壤、植被、生物區,均保持原始狀態,生物多樣,再現了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過程,具有較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石塘林長20公里、寬10公里,是由火山噴發后巖漿流淌凝成。裸露的火山石,形成了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地貌,怪石嶙峋,姿態各異。塘內寸土無積,但落葉松長得高大挺拔,高山柏長達數丈;偃松(爬地松)翠綠欲滴;金星梅、銀星梅長開不謝。石塘林內,石林相依,花草相融,清流時隱時現,令人嘆為觀止。</h3> <h3><b>柴河源大峽谷……</b>位于阿爾山興安林場東南20公里處的原始森林中,由南向北呈W狀,長11公里,大峽谷底寬為30-150米,谷深30-130米。山泉涌出后形成的河流從峽谷底流過,成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大水系之一——柴河的源流。</h3><h3> </h3> <h3> 大峽谷主體為火山熔巖斷裂帶,由更新世火山噴發的玄武巖巖流,經受千百年的水流侵蝕后形成。峽谷中怪石嶙峋,飛瀑跌落,云霧蒸騰,奇景眾多,兩岸的野生植物物種分布較廣,河流從峽谷底流過,河面寬窄不均,時而湍急,里面平緩,整體景觀綺麗雄壯。<br></h3> <h3>柴河。</h3> <h3>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秋天。</h3> <h3>停下車來,和馬兒一起醉在金色的草原。</h3> <h3><b>滿洲里國門</b>……經過百年風雨洗禮和十年開放磨礪,滿洲里市已經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口岸名城。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滿洲里是我黨與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四十年代,蘇聯紅軍從這里打響了歐洲戰場支援太平洋戰場的第一槍;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滿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蘇聯軍援物資運往前線;建國初期,面對帝國主義的海上封鎖,滿洲里作為共和國的主要外貿通道,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經濟建設。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后,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h3> <h3><b>滿洲里二卡國家濕地公園</b>……在風景綺麗、水草秀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有一片與俄羅斯接壤,總面積達68.51平方公里,連接歐亞大陸的濕地,人們稱它為“滿洲里跨國濕地景區”,也叫它為“二卡濕地公園”。</h3><h3>?</h3><h3><br></h3><h3>?</h3><h3><br></h3> <h3> 內蒙古滿洲里二卡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范圍北至木特納亞界河(中俄國境線),東至海拉爾河(滿洲里市與新巴爾虎左旗分界線),南至滿洲里市界,西至二子湖西岸及新開河東岸沿河公路。<br></h3> <h3> 二卡國家濕地公園與俄羅斯隔湖相望,是我國唯一一個水陸界碑。20世紀20、30年代,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在滿洲里建立了國際秘密交通線和交通站,二卡水上秘密交通線是其中一條重要線路。當地以此為契機,將二卡國家濕地公園打造成了中俄水上紅色旅游基地。</h3> <h3>二卡濕地蘆葦蕩中羊兒肥。</h3> <h3><b><u>烏力庫瑪</u></b>……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腹地,是北上黑龍江漠河,西南下呼倫貝爾,東南進黑龍江五大連池的一個重要交通節點 。濕地公園擁有森林、沼澤、河流、湖泊等多種生態系統,森林與濕地交錯分布,處于原始或自然狀態,是眾多東亞水禽的繁殖地,是目前我國保持原生狀態最完好、最典型的寒溫帶濕地生態系統。公園的主體———根河,是額爾古納河最大支流之一,擔負著額爾古納河水量供給和水生態安全的重任,維系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生態安全。</h3> <h3> 根河水緩緩自東向西流淌,在額爾古納市郊,匯入額爾古納河。“根河”出自蒙古語“葛根高勒”,意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的敖魯古雅鄉,生活著原始鄂溫克族人部落。他們已經從森林的撮羅子里搬了出來,在這里集居,住進了寬敞的木質尖頂房子。作為中國最后的狩獵部落,這里還專門修了一座敖魯古雅博物館,記錄了他們曾經充滿情趣的生活起居。<br></h3> <h3>2015年的中秋節,我們在根河市度過。</h3><h3> 中秋節的一大早,我們和朋友四人就來到烏力庫瑪(根河濕地公園),公園很大,游人很少,似乎在為我們幾個人開放。走在木質棧道上,聽鳥語,聞花香,看金色的白樺林,賞蠟黃的落葉松,根河流水嘩嘩響。烏力庫瑪……讓我們遇上了你最美麗的時候!一睹你秋色的芳容,讓我們在此刻如癡如醉!</h3> <h3>秋日的落葉松從山頭到山底蓋滿了整個火山,真像一個熟透了的大橘子!</h3> <h3><b><i>莫爾道嘎</i></b>……落葉松的故鄉</h3><h3>根據歷史傳說:公元1207年鐵木真回室韋祭祖,路過一片原始森林(如今的莫爾道嘎)時,突然想打獵。逐鹿至莫爾道嘎龍巖山頂,但見林海茫茫,云凝峰巒,霞光四射,壯觀無比。鐵木真頓時激發出了一統蒙古草原的豪情大愿,仰天大呼:莫爾道嘎(蒙語意為上馬出征)!因此得名莫爾道嘎。</h3> <h3>中秋節的落葉松正當鵝黃時。</h3> <h3>金黃的白樺留戀著夏天。</h3> <h3>多彩的中秋莫爾道嘎。</h3> <h3><b>莫爾道嘎鎮</b>地處我國大興安嶺腹地,是內蒙古額爾古納市的一個小鎮。素有“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之稱。</h3> <h3>中秋時節,落葉松是鵝黃色的,走在林間小路上,地面鋪的厚厚的落葉松針(一年接一年落下的松針),如同踏在松軟的地毯上,好舒服呦!</h3> <h3>莫爾道嘎高大的樟子松。</h3> <h3><b>額爾古納河(流向滿歸)</b>……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和俄羅斯聯邦外貝加爾邊疆區之間,自南偏西流向北偏東,蜿蜒在呼倫貝爾草原上。額爾古納河和俄羅斯境內的石勒喀河交匯后形成黑龍江。<br></h3><h3> 從滿歸(內蒙古最東部)進入漠河(黑龍江省)。</h3> <h3><b>黑龍江</b>……額爾古納河和俄羅斯境內的石勒喀河交匯后形成黑龍江。</h3> <h3>黑龍江對岸俄羅斯的崗哨。</h3> <h3>中國北極漠河。</h3><h3> <b>穿越內蒙古,從最西北角暖溫帶到最東北角寒溫帶,是從干旱走向濕潤,從荒漠走向森林,從無人煙走向有人煙……的過程。</b></h3><h3><b> 重溫那些高原上的景觀,讓我加深了印象:大興安嶺的針葉林和白樺林;阿爾山山頂上比農歷十五的月亮還要圓的天池;滿是花海和牛羊似如珍珠灑的草原……還有西部我最熟悉的沙漠、戈壁、湖泊、河流、夢幻大峽谷和胡楊;她們是一副內蒙古大美的長調畫卷。</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淮安市|
嵊泗县|
得荣县|
新晃|
大新县|
勐海县|
福安市|
綦江县|
房山区|
丹江口市|
乌恰县|
垦利县|
从江县|
永靖县|
深泽县|
寿阳县|
峡江县|
乐山市|
叙永县|
瓮安县|
平罗县|
卓资县|
定远县|
河池市|
永德县|
巨鹿县|
邢台县|
沽源县|
友谊县|
蚌埠市|
铅山县|
林西县|
德惠市|
二连浩特市|
横山县|
科尔|
蓬溪县|
大方县|
和田县|
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