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菜園鎮隸屬于浙江舟山嵊泗縣,位于浙江泗礁本島的中西部,是嵊泗縣委、縣政府所在地。菜園鎮陸地面積28.1平方公里,轄5個漁農村社區,4個城市社區,12個行政村。</h3> <h3>建制沿革</h3><h3>1949年建嵊泗縣,屬江蘇省。</h3><h3>1953年劃歸浙江省。</h3><h3>1958年嵊泗縣改為公社,隸屬舟山縣。</h3><h3>1960年劃歸上海市。</h3><h3>1962年復置嵊泗縣,劃歸浙江省舟山專區。</h3><h3>1986年,嵊泗縣轄菜園、嵊山、馬關、大洋4鎮。</h3><h3>1992年6月,撤銷青沙鄉,并入菜園鎮。[4]</h3><h3>2001年1月19日,嵊泗縣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菜園鎮、馬關鎮、金平鄉、綠華鄉建制,合并設立新的菜園鎮。</h3> <h3>菜園鎮由錢塘江與長江入海口匯合處的數以百計的島嶼群構成,最大的島嶼是泗礁山,地形以山地為主。嵊泗縣境山脈以內花鳥山主峰前坑頂最高,海拔236.9米。</h3> <h3>菜園鎮魚類資源主要有: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烏鯧、燕尾鯧、海鰻、星鰻、鰳魚、魚免 魚、鯔魚、黃姑魚、石斑魚、鯊魚、馬鮫魚、舌鰨魚、鰣魚、鮐魚、鯛魚、東方魚屯、鱸魚、遮目魚、紅娘魚、虎魚、魚安 魚康、龍頭魚、梅童、鳳鱭、刀鱭、棱魚、斑魚祭等。</h3><h3>蝦類資源主要有:周氏新對蝦、細巧仿對蝦、哈氏仿對蝦、須赤蝦、中華管鞭蝦、中國毛蝦、日本毛蝦、日本鼓蝦、海蜇蝦、安氏白蝦、脊尾白蝦等。</h3><h3>蟹類資源主要有: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紅星梭子蟹、東方大面蟹、日本近方蟹、中華近方蟹、掌痕沙蟹等。</h3><h3>軟體動物資源主要有:烏賊、魷魚、章魚、條紋隔貽貝、厚殼貽貝、紫貽貝、笠貝、龜甲、褶牡蠣、紅條毛映石鱉、朝鮮鮑帶、石鱉、繡凹螺、荔枝螺、短尾頂螺、日本菊花螺,齒紋蜒螺、麗核螺、蠑螺,光滑蘭哈、彩虹明櫻蛤、中國不等蛤、雜色哈、毛蚶、青蚶、蟶子、海蜇、海葵、珊瑚、藤壺、海膽、海星、海綿等。</h3> <h3>嵊泗列島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碑石</h3> <h3>嵊泗縣目前使用的中心漁港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2000年后曾進行過一次延長段建設工程。</h3><h3>嵊泗中心漁港(新港區)擴建工程2015年6月完工并投入試運行,新漁港具備為在浙北漁場作業的3000多艘漁船提供來港錨泊避風的能力。<br></h3> <h3>今日菜園新貌</h3> <h3>島沁公園,地上刻有嵊泗各島嶼示意圖。</h3> <h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菜園鎮老照片</h3> <h3>嵊泗客運碼頭</h3> <h3>嵊泗縣文化館、圖書館</h3> <h3>嵊泗縣百貨商店</h3> <h3>嵊泗中學</h3> <h3>菜園老街</h3> <h3>菜園老街老照片</h3> <h3>送戲下海島</h3> <h3>漁家孩子</h3> <h3>漁家姑娘</h3> <h3>繁忙漁港</h3> <h3>千帆云集</h3> <h3>白鷺海鳥在海灘上覓食</h3> <h3>基湖村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泗礁本島北部。東與五龍鄉相接,西與馬關鎮相連,北面基湖大沙灘與金平島隔海相望。</h3> <h3>基湖村隸屬嵊泗縣菜園鎮,是歷史悠久的海島漁村!風景秀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署,7~9月份有臺風,對交通有一定影響。</h3> <h3>基湖村原名嘉湖村,早在1000多年前已形成村落。基湖村原先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隨著海島旅游的開發,逐漸富了起來!由此走上致富之路。</h3> <h3>走進基湖村,一幢幢漁宅造形奇特、錯落有致,漁宅門前屋后整潔干凈、花香彌漫,一條條村街小道平坦寬闊、四通八達,整個村莊在碧海綠樹中顯得格外秀麗。</h3> <h3>經過幾年的摸索和發展,逐漸形成規模,家家戶戶都成了小老板,從而,基湖村也成了嵊泗旅游的一塊響亮的牌子。</h3> <h3>基湖村也成為舟山市首個漁農旅店村,漁家旅店在縣外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村道兩旁的漁家民宿,它們往往造型奇特、錯落有致,門前屋后整潔干凈,花香彌漫,與碧海綠樹交相輝映,仿佛一幅水墨畫,美麗的讓人窒息......</h3> <h3>基湖村風景秀美,民風淳樸,因一個天然海濱浴場——基湖沙灘而聞名全國。相比起國內大多地方,基湖人是幸運的。他們依然擁有美好的家園,足以安身立命,足以寄托心靈!</h3> <h3>基湖大沙灘倚山傍水,沙質潔凈!夏季風平浪靜,海水澄清,碧藍見底,是理想的天然海濱浴場!在這里能邂逅陽光與大海,能體會傳統與現代、漁村與農村、自然與人為的多種交融。</h3> <h3>基湖村將繼續做深做透“美麗經濟”文章,發展多元“美麗經濟”,形成不同層次、互為補充的住宿、餐飲綜合接待體系!從而提高海島鄉村旅游標準化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嵊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體名牌。</h3> <h3>習慣了城市的喧囂,是不是想體會一下耳無車馬喧的漁村生活呢?上帝把最宜人的氣候、最清新的空氣、最和煦的陽光、最湛藍的海水、最美味的海鮮都賜予了這個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嵊泗基湖村,讓前來的游客沉醉不知歸路!</h3> <h3>港口大堤外側的防浪墻</h3> <h3>金青大橋</h3> <h3>經過金青大橋</h3> <h3>青沙和金平</h3> <h3>大魚岙村位于嵊泗縣菜園鎮金平島(原名金雞山)西向,風光秀麗,風景如畫,北面海域瀕臨進出上海港國際航道線,距縣城3公里左右。村西端有烏賊槍磯礁群,上有亭閣、雕塑,海況視察寬廣。臨海有坑道遺址,有1957年3月,國防部長彭德懷曾親臨烏賊槍磯視察駐軍部隊。坑道內冬暖夏涼,可供休閑和品嘗海鮮。北端為觀光臺,海域寬闊,可近睹滄溟、千島和桅檣帆影,遠可觀東海日出和1870年建造的花鳥國際燈塔,聆聽聲震海空的“霧笛”。</h3> <h3>金雞岙村</h3><h3>金雞岙村受嵊泗縣管轄,毗連小關岙村,小平頭村,關岙村,社會和諧穩定,地處要塞,風景宜人,人杰地靈。</h3> <h3>青沙村</h3><h3>青沙村位于浙江嵊泗縣菜園鎮,于1999年由原青沙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金沙岙村、石子岙村6村合并而成。</h3> <h3>建村之初,全村經濟入不敷出,是全縣有名的窮村。僅僅5年,青沙村村級經濟盈余60多萬元,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近2000元,村里的基礎設施面貌大為改觀。</h3><h3>青沙村是一個靠海的純漁業村,村民經濟收入單一。建村后,青沙村先后開辦了漁需網具加工廠、水產養殖場等,但始終難成氣候,村里僅有采石場和青沙船廠兩個村級經濟實體有收益。2001年,青沙村開始瞄準港區經濟產業,以嵊泗縣中心漁港為依托,利用本村港區岸線集聚效應,籌資40多萬元在沿港路一帶建起了70間商業用房,用于場地承包、商住出租,每年新增村級經濟收入15萬余元。2002年又投入120萬元建設了270米長的漁船碼頭,其中三分之二泊位無償服務本村漁船,三分之一泊位對外地漁船開放,此項收入每年超過10萬元。 此后,青沙村積極發展港區經濟、盤活原有資產,每年村級集體收入達到40多萬元。</h3> <h3>關岙村隸屬于嵊泗縣菜園鎮,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一個漁農業兼備的新型漁農村。</h3> <h3>關岙村,在舟山嵊泗是獨一無二的。這里氣候宜人,民風淳樸,凡來過這里總會讓人流連忘返!</h3> <h3>近年來,關岙村以不斷加強組織建設、素質建設、環境整治、秩序管理,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為抓手,明確創建目標,注重道德風尚,逐步完善基礎設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h3> <h3>白節山燈塔建造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位于菜園鎮關岙村白節山島南端。由清朝海關出資、英國人設計建造。1937年曾被日寇占領,1945年后由國民政府接管,現塔為1946年重建。1950年7月嵊泗解放后屬交通部管理,改為電光源。1969年移交海軍航保部,1980年歸上海航道局管理,現為寧波航標處嵊泗航標站管理。此燈塔還入選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國保”范圍。</h3> <h3>燈塔區占地面積180多平方米,鐵架混凝土結構,呈圓柱形,鋼板內旋梯,塔底直徑3.7米,塔高14.3米,塔身涂紅白相間橫紋。光源曾以煤油為燃料,后改為柴油機發電,現為太陽能發電!</h3> <h3>燈罩為牛眼式透鏡,燈質為紅白兩色,每60秒交換發光一次,亮度500瓦,射程22海里,原有霧炮2門,霧天每隔2分鐘放射一次,以聲導航。自建造到現在一直是上海經白節海峽往來南方及東南亞各國船只的主要導航設施之一!</h3> <h3>2015年關岙村還獲得市級科普示范村稱號,下一步,關岙村將在總結和提煉關岙村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再擴大漁農村集體房屋公開招租范圍,推動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向更加公開、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關岙村的未來也會更加美好!</h3> <h3>小關岙村隸屬于舟山嵊泗菜園鎮,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風淳樸。</h3> <h3>漫步于小關岙村中的小道,到處都能聞到淡淡的果香味,柚子、桔子、柿子各種各樣的果實掛滿枝頭,環顧四周,滿山翠綠,走進農家小院,嘗果品茗,讓人流連忘返!</h3> <h3>在村內,除了在自家的庭院種上幾株果樹,只要有空間的地方,都被栽種上了果樹,整個村莊被裝扮得綠意盎然。</h3> <h3>小關岙村自去年啟動“果樹庭院村莊打造”工作以來,村內果樹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目前村里累計果樹種植面積達四、五十畝,各類果樹上千株。</h3> <h3>其種類也從傳統的枇杷、橘子、桃子、柚子,增到如今的紅棗、櫻桃、石榴、柿子等,使村莊四季果香不斷。</h3> <h3>到了收獲時節,果樹飄香,美麗迷人,房前屋后的果樹既美化了人居環境,沉甸甸的果實讓村民們足不出戶,遍嘗四季味道!</h3> <h3>每到清明時節的小關岙村,黃澄澄的油菜花隨風擺動,山腰田間桃花爭相盛開,片片胭脂,清新明麗、更是春意盎然。</h3> <h3>山坡地頭金燦燦的油菜花</h3> <h3>無論是山坡地頭,還是房前屋后,隨處都可尋見蒼綠色的身影,在午后陽光的照射下,青翠欲滴!</h3> <h3>令人新奇的是,在煙霧繚繞的海灘邊上也是滿目蓬勃的蔥郁,叢叢艾草迎風而立,或與野草團簇于干澀的沙土間,又或婷婷玉立在海水中輕輕搖曳,潮起潮落間,一片綠色,一縷芳香。</h3><h3>村民們每年在這個時候都會出來采艾草,摘取頂部嫩葉,隨手掐下一支,清香彌散!<br></h3><h3>這些艾草就是嵊泗有名的清明時特色美食---青餅團子的最好原料!淡淡的苦伴著濃葉的香,有祛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h3> <h3>這里是一個在踏青游春之余,還能上山采摘艾草的美麗村莊,采摘的時候也是別有一番樂趣,當然還是親自來體驗才會感同身受。</h3> <h3>小平頭村,原名小平岙。一個岙字,便可知這小平頭村的地形亦是從山上延伸至海涂的平地。有避風的岙口,就有向海的漁家。小平頭村,嵊泗千萬漁家村落之一。用一如既往,平和安康來形容,最為妥帖。海風經年,天穹那份滄青遼闊,還如當年,漁村小平頭順著涌海的潮,踏著時代的浪,繼續著漁家的習慣,又積極融入時代的變化。</h3> <h3>如今的小平頭村,從海風中一路走來,已經大不一樣,變得肉眼可見的粉嫩。沒錯,特別是晴天遇見小平頭村,你會第一時間想到一款風靡全球的甜品——馬卡龍。粉藍、粉紅、粉綠的房屋,在陽光下閃亮,極盡熱烈,充滿海風的空靈,又有棉花糖般的柔和。原來海島漁村也能這樣溫柔呢!</h3> <h3>馬卡龍的色調,在小平頭村也是常見啊!粉藍,是天空的顏色,粉紅粉綠乃至五光十色,不過是漁村上空繽紛多姿流云飛霞截取的顏色落在漁村上,由此才如此和諧且賞心悅目呢!</h3> <h3>雖說小平頭村變得粉嫩夢幻,村民生活重心也漸有變化。但你拍照打卡時,你會慨嘆,墻壁上的多彩只是錦上添花,古樸的生活并沒有被打亂,還是那個平和的小平頭村啊!踏著夕陽買菜歸來的阿嬤,身后跟著毛茸茸小狗,穿過村中巷口,落日余暉墻壁上烙印一個長長的影。等到暮色漸晚,一桌海鮮簡餐院中搭起,風吹過院中的柚子樹,碗筷的碰擊聲,是小平頭村一日生活的謝幕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江阴市|
天长市|
永定县|
建阳市|
鞍山市|
棋牌|
玛纳斯县|
楚雄市|
太保市|
万安县|
同江市|
图木舒克市|
台东县|
垣曲县|
洪雅县|
马尔康县|
南和县|
旬邑县|
广德县|
皋兰县|
禹城市|
景泰县|
绥中县|
广平县|
临洮县|
克东县|
常熟市|
琼结县|
遂昌县|
雅安市|
高雄市|
长乐市|
沅陵县|
阿荣旗|
长岭县|
兴和县|
印江|
伊宁县|
南投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