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我們從緬甸旅游攝影歸來已有兩周。這些天,腦海里常會浮現黎明前曠野上的朦朧塔影,眼前常會再現一隊隊化緣的橙袍小僧……不能忘記的,還有這次帶我們攝影為我們開車的帥哥趙浩衛——阿浩。</b></h3><h3><b>今天我為阿浩做一個簡單的美篇,沒有特意向他打聽簡歷,沒有刻意選取照片。只是路途中片言只語的了解和切身感受,只是微信里隨機下載的一些零星照片。</b></h3> <h3><b>阿浩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八零后。這位健壯小伙是浙江人,曾在深圳生活工作,六年前到仰光大學學習緬甸語言,之后留在緬甸發展。</b></h3><h3><b>阿浩與朋友合開了一家緬甸鳳凰旅游公司,主要服務大陸游客,曾帶過企業家、高校教師以及多種身份或職業的旅客。</b></h3><h3><b>阿浩的緬甸語十分流暢,當地人常常把他認成是緬人。他了解緬甸的歷史、現狀和旅游景點,特別對適合攝影的地方和角度非常熟悉。一路上,他不僅把我們的吃住安排妥貼了,還細心地解說種種相關問題。</b></h3> <h3><b>由廣州著名攝影人介紹,我們得知阿浩在緬甸做旅游,尤其擅長于帶攝影團,他自己也愛好攝影。于是我們四人自建一個攝影小團,用微信與阿浩聯系了,他為我們做出了堪稱周密的安排。</b></h3> <h3><b>我們這次從廣州飛到仰光,再坐車到蒲甘、茵萊湖,最后到達曼德勒,全程由阿浩駕駛較新的七座豐田埃爾法車。阿浩駕駛嫻熟,開車平穩,熟悉緬甸各地的交通狀況,連中國駐緬大使都夸他是個“緬甸通”。</b></h3> <h3><b>兩對翁嫗精神矍鑠,</b></h3><h3><b>一個靚仔氣宇軒昂。</b></h3> <h3><b>在茵萊湖的水上村莊碼頭,阿浩為我們拍攝了留影。</b></h3> <h3><b>在阿浩指點下,來到慕名已久的曼德勒烏本橋拍攝。</b></h3> <h3><b>阿浩為我們四人包了一艘游輪,帶我們在緬甸的母親河——伊洛瓦底江上航行,期間上岸去了曼德勒遠郊的敏貢古城。</b></h3> <h3><b>阿浩不僅帶我們到各個景點的最佳拍攝地,還常常打開手機展示自己的攝影作品做示范。</b></h3><h3><b>他參加過美國的攝影國際大賽,有三張得了入圍獎,一張綬帶獎??。有些只差一分就可拿大獎了。</b></h3> <h3><b>晨光中的阿南達金塔</b><b>(阿浩攝于古都蒲甘)</b></h3> <h3><b>蒲甘古塔南調。(楊叔庸拍攝)</b></h3> <h3><b>清晨早課(阿浩拍攝)</b></h3> <h3><b>化緣路上(阿浩拍攝)</b></h3> <h3><b>可愛的小僧(楊叔庸攝影)</b></h3> <h3><b>列隊進餐(黃鶴攝于曼德勒千人佛學院)</b></h3> <h3><b>氣球共朝霞一色(阿浩拍攝)</b></h3> <h3><b>烏鵲與氣球齊飛(楊叔庸拍攝)</b></h3> <h3><b>讀經(阿浩拍攝)</b></h3> <h3><b>讀經(黃鶴拍攝)</b></h3> <h3><b>古殿麗影(阿浩拍攝)</b></h3> <h3><b>古宮塔影(黃鶴拍攝)</b></h3> <h3><b>夕照塔林(阿浩拍攝)</b></h3> <h3><b>日落塔林(黃鶴拍攝)</b></h3> <h3><b>臨窗一瞥(阿浩拍攝)</b></h3> <h3><b>倚窗苦讀(黃鶴拍攝)</b></h3> <h3><b>烏本橋遠眺(阿浩拍攝)</b></h3> <h3><b>烏本橋晨曦(黃鶴拍攝)</b></h3> <h3><b>古橋日出(阿浩拍攝)</b></h3> <h3><b>僧舞朝霞(黃鶴拍攝)</b></h3> <h3><b>精心雕刻(阿浩拍攝)</b></h3> <h3><b>能工巧匠(黃鶴拍攝)</b></h3> <h3><b>曼德勒機場分手照。</b></h3><h3><b>十天的朝夕相處,十天的快樂旅程,十天的忘年友情。廣東女婿阿浩,廣州再見!</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凤山县|
浏阳市|
武汉市|
寿光市|
博乐市|
汤阴县|
酒泉市|
临洮县|
正镶白旗|
田东县|
观塘区|
依安县|
东兴市|
奎屯市|
延川县|
定南县|
垫江县|
泸定县|
花莲市|
彩票|
临海市|
美姑县|
青川县|
惠水县|
福海县|
青河县|
澄江县|
绵阳市|
阳山县|
奉节县|
衡南县|
阳泉市|
汽车|
航空|
白水县|
镇康县|
台前县|
大余县|
乌兰浩特市|
瓦房店市|